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范进中举教案苏教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册范进中举教案苏教版_第1页
1/2
八年级语文下册范进中举教案苏教版_第2页
2/2
课题:范进中举学习目标1、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与今天口语的差异。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学习重点和难点1.尖锐的讽刺;范进与胡屠户形象的前后对比2.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学法指导1、使学生理解对比手法和讽刺艺术,是本文的教学重点。2、以课堂练习为线索,组织教学。第一课时采用以练代讲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第二课时抓住中举前后对比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受文中的讽刺艺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学习过程一。导入谈话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二.自学自测: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1.给加点的字注音。带挈醺腆着啐星宿相公唯唯连声斋公拙病兀自绾桑梓作揖行事侥幸轩敞锭子攥不省人事讳不由分说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2)宗师说我火候已到(3)世先生同在桑梓(4)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3.填空。(!)本文作者是_____代的小说家______,字_____,本课节选自《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体长篇_________小说,共五十五回。(2)本文的中心事件是_________,文章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范进中举惊喜得发疯这一情节,用的是___________的写法,但不失真。在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时,则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来进行讽刺。(3)小说是一种以刻画_______为中心,通过完整______的和具体的________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它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2.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3..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待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胡屠户的语言、行动说明)4..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5.张乡绅为什么对范进又送银子又送房?6.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7.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四.导学导练:巩固拓展延伸,点拨诱导深入1.孔乙己沦为乞丐,可范进中举了“老爷”,两个人的命运相反,为什么说《范进中举》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2.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3.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4.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5本文的讽刺与《孔乙己》一文的讽刺有什么不同?五.课堂小结: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的变化,着重刻画范进中举癫狂的丑态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六.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范进中举教案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