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斑纹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晕眩()②轮廓()③斑驳()④惩罚()⑤镌刻()⑥青睐()⑦鹰隼()⑧蛊惑()⑨疱疹()⑩颓败()⑪根茬()⑫瞭望()(2)给多音字注音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辨形组词(1)(2)(3)(4)3.词语释义(1)逶迤:(2)偏袒:(3)玄机:(4)如歌如泣:(5)悄无声息:(6)狐假虎威:(7)外强中干:4.近义词辨析(1)瞩目注目瞩目:注视,常指许多人。注目:注视,把目光集中在一点。例句:①他的怪异打扮,无非是想惹人______而已。②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研究制定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备受各界______。(2)推托推脱推托:借故拒绝或推辞。它的对象是指别人请求的事。推脱:推卸,开脱。它的对象是指与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等。例句:①商品房面积比预售合同中的缩水1.63平方米,开发商却总是______,法院判决开发商赔偿1.5万元。②她老是______身体不适,怎么也不肯赴约。(3)质疑置疑质疑:动词,提出形态。心有所疑,提出形态以求得别人解答。置疑:置,放,插入;疑,形态。插入形态,意谓怀疑,动词,多用于否定。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例句:①我们现在就是把教材的地位放得太高了——权威、统一、不容_______,从现行教材的编写质量来看,到了把教材从“神坛”上拉下来的时候了。②《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将矛头对准了小学语文教材,编者说,______权威是为了孩子。一、整体感知1.《斑纹》写了哪些事物和现象?在横线上概括相关的段落内容。本文共14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__________,并介绍蛇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与蛇有关的一些文化。第二部分(第6~10段):这一部分由蛇写到________,对斑纹的形态进行进一步的描写。第三部分(第11~14段):这是在第二部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从__________,直至__________;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2.在周晓枫的笔下,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透着绚丽、壮观与诗意的内容,迅速浏览课文,我们看到了哪些“远逝的鲜活事物”呢?文中围绕“斑纹”写了以下“远逝的鲜活事物”的事物:(1)蛇(2)蓑鲉________螺壳瓢虫________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梅花鹿(3)昆虫________毒蜂(4)美女背部的文身,病变皮肤上的疱疹,孕妇腹部的妊娠纹,遇害者脖颈上的抓痕和刀伤(5)________的斑纹(6)陶碗瓷器碾砣上的石质花纹蛋卵上的斑点变质面包上的菌斑粒子的分布方式(7)________的斑点……1(8)我们自己如同神眼里的斑点……二、深层探究3.《斑纹》一文中“斑纹”的含义是什么?4.作者写出了蛇的哪些习性?如何认识和蛇有关的文化?(1)蛇的习性:(2)蛇有关的文化:5.“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文章中有一些议论的语句,找出来并说说他们的作用。涟水一中高二语文导学案文本4斑纹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秤砣(tuó)麦芒(mánɡ)强悍色厉内荏B.镰柄(bìnɡ)冰凌(línɡ)纹身再接再厉C.妖娆(ráo)蜕皮(tuì)磨砺变本加厉D.藏宝(cánɡ)宝藏(zànɡ)曼妙励精图治2.下列近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1)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受损。(2)平遥人过去在外经商的极多,赚了钱,要往家里送,很不安全,还要雇保镖,于是便生出这票号,专管______银钱。(3)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______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唱,才能成为名人。A.名誉对换虽然B.荣誉兑换虽然C.名誉兑换固然D.荣誉对换固然3.下列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B.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C.完全依靠借外债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