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人民版专题要览:本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美国联邦宪法的颁布和共和政体的确立以及法、德两国代议制度的特点等几个大问题入手,再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艰难历程,勾勒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以及各国代议制度所呈现出的共性和个性。本专题主要有四个重点:第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点和影响;第二,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意义和影响;第三,法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和意义;第四,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局限性、意义和影响。同时,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英德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法、美民主共和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四国走向民主政治的不同路径,了解民主政治的多样性。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标导航:1.内容标准: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课标分解:(1)识记《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目的、简要内容和意义。(2)掌握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形成、变化的过程及意义。(3)识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知识构建:前提:光荣革命限制王权的法案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制的基础代目的:议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前)制小密室的演变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受议会监督控制的最高行政机关——确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立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内容:1832年议会改革完善和认识:使民主政治在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前进完背景:善英国议会的“第三院”特征:发展表现:内阁篡夺议会部分立法权;财政权重点阐释:用心爱心专心服务电话:010-82780075英国君主立宪制。(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律。(2)形成。①“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②限制王权的法案的颁布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③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3)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扩大了民主的范围,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的民主性更趋于完善。(4)强化。19世纪70年代后,内阁的权力膨胀,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并掌握了一部分立法权,篡夺了议会财政权,伴随着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首相和内阁作为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这样,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内阁被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5)特点。①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国家的象征;②议会和内阁是权力的核心;③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是国家权力的重心;④内阁实际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财权和部分立法权,权力膨胀,对议会负责。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例题讲析:1.1689年《权利法案》的规定,实际上主要承认英国议会的哪一方面的权力()A.立法权B.军权C.财权D.行政权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权利法案》是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标志性法律,而这种制度的突出特征就是议会掌握立法权限制王权。答案:A2.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使议会发生了变化B.使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了国家大权C.使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D.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掌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阶段性历史事物的认识,要注意时间阶段的变化即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和革命后国王和议会的关系。革命前国王独揽大权,议会附属于国王;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实际上掌握了政权。答案:C基础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