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限时集训(八)制度创新现代化模式与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洛阳统考)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高了2倍多。这一变化()A.导致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B.巩固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C.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D.阻碍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C[材料中价格的变化是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在“价格革命”中受到打击的是封建地主阶级,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导致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排除A项;“价格革命”中西班牙由于奢侈性消费,并没有巩固其霸主地位,排除B项;“价格革命”主要是对欧洲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影响,未涉及阻碍东西方交流,排除D项。]2.(2020·张家口质检)亨利四世时代(1594—1610年)大力帮助各地种植桑树,以保证丝织业生产的发展;实现保护关税政策,拨给工场主奖金,以加强对外竞争力量;创办大型官办手工工场;解除行会限制等路易十三时代(1610—1643年)通过发给补助金,授予特权等办法,积极扶植手工工场的发展路易十四时代(1661—1715年)拨给手工工场主大量津贴和贷款;废除内地某些关卡;免除工场主和工匠的捐税;优聘外国工匠;拨出巨款修建道路,开凿运河;竭力实行保护关税以阻止外国商品的侵入;在国外创设特权公司以开辟市场,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等据上表推断,法国当时推行()A.重商主义政策B.自由主义政策C.国家统制经济政策D.供给学派政策A[“保护关税、废除关卡、发放津贴”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业的重视,故选A项;“保护关税以阻止外国商品的侵入”说明法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非自由主义政策,排除B项;统制经济政策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依靠行政手段,实行的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经济模式,而当时的法国仍然是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排除C项;供给学派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D项。]3.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福音书”,这次思想启蒙……直接结果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材料表明()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社会转型B.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思想C.大革命促进启蒙思想传播D.孟德斯鸠倡导三权分立A[根据材料可知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法国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故选A项;材料强调启蒙思想对法国的影响,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内容,排除B项;启蒙思想传播促进法国大革命的爆发,C项因果倒置,排除C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也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4.(2020·景德镇质检)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原则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D.应该是工人运动斗争的结果C[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通过议会扩大其权利,由此可见,三次议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故选C项;材料提到的是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而不是所有公民,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是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农业工人获得更多的选举权,说明民主范围扩大,而没有涉及平等代表制度,排除B项;根据材料,三次议会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斗争的结果,排除D项。]5.(2020·绍兴诊断)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50年代时,“自由贸易已成为(英国)一则适合社会状况和经济政策并由政府确认的不可动摇的信条”;英国走向自由贸易的历程与其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是基本一致的。这表明英国()A.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B.依据实力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C.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加强D.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迈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