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课题名称必修2第三单元第六课《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科目政治年级高一适用班级中等层次必修2三单元(章)三课(节)教学时间4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解这一政党制度的优势。2、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政治生活实践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使学生理解我国实行这样的政党制度的必然和必要性,使学生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并引导学生将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比较,从理论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难点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名称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环节1:导入观察图片设问: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哪些党派呢?观察,回答温故知新,前后衔接环节2:自学预习本课基本知识点PPT展示预习提示,巡查、指导。看书、勾画、讨论: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通过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同时强调了知识的体系性。环节:3(一、我国政府的职能与责任)1.执政参政特色鲜明;2.适合国情。优势显著。教师活动一展示我国民主党派的简况?说明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区别,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一系列知识。教师活动二:展示历史情景(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教师活动三:展示政协的学生讨论一:根据平时了解和预习回答——我国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学生讨论二:结合情景,学生得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合作探究、激发潜能师生问答,层层深入相关图片。教师活动四:展示判断题,引导学生进入第二目的学习。党的领导;学生讨论三:学生分析得出,我国政协的性质,并注意易错点。学生讨论四:看书、讨论、勾画——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环节4(课堂小结与随堂练习)框架图与典例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笔记梳理和归纳,评讲例题笔记整理、记忆基本知识要点;练习《点睛》有关例题当堂掌握,知识过手。四、教学反思:1、自主预习与当堂过手确实有利于学生消化,但如何处理讲解与自习的关系,在时间安排上值得探讨;2、纯理论化的表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除课堂必须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外,平时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特别是对政府基本职能和基本问题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