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文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甲骨文、金文的内容和史料价值。2.了解夏商历法成就、夏商天文记录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3.了解商周医药学、生物学与地理学的主要成就。4.了解《尚书》《周易》的内容和地位。5.了解商周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的发展。德育目标1.文字是文明古国的重要象征。文字的产生,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甲骨文和金文是比较成熟的汉字,为研究夏、商、西周三代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2.夏、商、西周青铜时代,我国在天文、历法、医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铁器时代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条件。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3.西周在哲学史上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周易》提出了阴阳说,代表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的出现,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增强的表现。4.商周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出现高峰,是三代奴隶制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5.通过了解夏、商、西周三代历史文化内容,以及古代中国人对世界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逐渐培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能力目标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夏、商、西周三代文化成就的取得,是奴隶制度兴盛、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三代文化成就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认识,并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和说明历史问题。2.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学习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对后来文化史的学习,从而体会历史发展的继承和渊源关系。3.通过了解《周易》的哲学思想,纠正它是纯粹卜筮之书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古代文化典籍。●教学重点1.甲骨文的产生及其价值。2.夏商历法成就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夏、商、西周三代文明繁荣的原因和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教具准备1.投影仪。2.一些文化成就的图片。●教学方法1.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投影所示历史资料和图片,进一步理解教材。2.图示教学法:用实物图片展示一些当时杰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如;商朝《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图片,也可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3.描述法:教师对一些重要的文化成就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描述,尤其是对一些艺术作品,可以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行描述,以加深学生的直接印象。用心爱心专心●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节内容虽不列入考试范围,但由于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需特别说明这些文化成就在当时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对于内容丰富的文化成就,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语例示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我国奴隶社会从形成到强盛时期,政治统治上的巩固和经济上的持续发展。这一切都对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曾经明确地阐述了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三代的文化。[教师过渡]有人曾经说过“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的最重要区别,在于文字的有无”。可见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的悠久文明连绵不断,都和文字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文字的产生,历代的文明才能世代流传,可以说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对推动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至今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惟一古老文字就是我国的汉字。大家是否还记得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曾经提到过一种古文字?[学生回答]甲骨文。[教师提问]那么甲骨文主要是在什么地方被大量发现的呢?[学生回答]是在原来商朝都城殷的遗址中发现的,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附近。[教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