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2.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3.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分析意象,感受意境和情感。1【知识链接】一、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其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被罢官。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知书善文。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南逃至建康。次年,赵明诚移知湖州(今属浙江),他驻家池阳(今安徽贵池),只身驰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着极大的悲痛敛葬了丈夫。这时金兵又大举南侵,建康形势紧急,朝廷已开始疏散、逃亡。李清照派人先将书册、金石刻送往洪州(今江西南昌),准备去那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但洪州又失陷,道路不通。并且大部分文物又在战乱中散失。在赵明诚病重期间,他的朋友张飞卿曾携一玉壶来看望他。这件事竟被人传成是他们夫妻以玉壶颂金,并听说有人已向朝廷告发。这样的陷害使李清照大为惊恐,她决定将家中所有的铜器等物品进献朝廷,以求得洗刷和解脱。于是,她追随着高宗逃难的路线辗转避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悲惨。二、词风变化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整体感知】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结合文中的注释,说说你的初读感受(简要概括词的内容,把握词的感情基调)【合作学习】比较阅读,品味词情: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2、两首词选取的意象有什么异同?请赏析其中的意象。13、两首词的意境有什么异同?4、两首词的艺术手法有什么异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