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运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二)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学会运用。三、教学流程设计(一)自学指导:用3min时间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1、猜想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2、实验需要使用到哪些器材,器材的安装有什么特点?3、如何在光屏上寻找到清晰的像?(二)新课教学一、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二、猜想假设【让学生根据阅读课本所得信息进行猜想】三、设计实验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火柴【由学生回答出】实验步骤:1测出凸透镜的焦距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上蜡烛、凸透镜、光屏3先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什么?)4把蜡烛调到u>2f的任一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得到清晰的像,记下物距、像距、像的性质5按表格顺序完成实验分析讨论:1设计表格记录数据2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f2f(投影仪原理)当u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还缺少_____。(2)步骤:a、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cm。b、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c、不断改变蜡烛的位置,并适当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的像为止,记录像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3)实验存在问题及处理a安装完器材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这是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b安装完器材发现只能在光屏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可能是由于_______c若透镜摔破了一角,光屏上还能出现完整烛焰的像吗?_____此时的像的明暗程度将变________。d在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出现图5的现象,应如何让它成在光屏的中心?【作业布置】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应用(u)(v)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像、物同侧或异侧u>2fu=2f2f>u>fu=fU<f《轻巧夺冠》本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