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教学案2009-11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考纲解读】1、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考点梳理】考点1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例题1]根据下面的气候资料,回答1—2题:(1)气候资料中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玉米④甜菜B.①天然橡胶②油菜③葡萄④水稻C.①椰子②甜菜③油橄榄④水稻D.①甘蔗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柑橘(2)表中气候资料与国家主要气候特征相一致的是:A.①一中国北部B.②一美国南部C.③一澳大利亚南部D.④一英国北部考点2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影响[例题2]玉米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0到南纬35°~4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从栽培的面积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而总产量却占第一位。(1)在所有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试解释其原因。(2)与水稻种植业相比,两者生长的自然条件有何不同?(3)美国的玉米生产主要分布在,这里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条件是什么?(4)日本是美国玉米的主要进口国,原因是什么?(5)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6)在玉米深加工政策上,中美两国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2006年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在玉米深加工发展上不能复制美国模式。试指出我国玉米向能源加工产业发展的国情制约因素。地区气候资料1月7月12-次年2月降水量(mm)6-8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①26℃26.5℃6406122480②-10.7℃24.8℃45320680③27.0℃6℃40350740④6.4℃27.5℃10542510151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教学案2009-11【课堂限时训练】下表为四种农产品产销资料,假若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以种植花卉、蔬菜、稻米、甘蔗等农作物,其产品全部供应其中心城市。据此回答1-4题。项目/作物花卉蔬菜稻米甘蔗市场价格(元/kg)5321生产成本(元/kg)2.520.80.4运费率(元/kg·km)0.50.30.010.0l单位面积产量(kg)2015410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太湖平原D.珠江三角洲2.根据该资料信息可知,如果该地距离中心城市为1km,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哪两种作物A.水稻、甘蔗B.花卉、蔬菜C.华卉、甘蔗D.蔬菜、甘蔗3.从经济效益看,上述两种作物应种植在以城市为中心的A.2.5kmB.3.5kmC.4.5kmD.6.0km4.当距离达到多少千米以上时,四种农作物中以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最高A.15kmB.20kmC.30kmD.45km5.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1)该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2)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3)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4)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2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教学案2009-11(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省名)。(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巩固训练】7、图8和图9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9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表2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3)甲区域是玉米和(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3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教学案2009-11(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5)根据图9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8、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是当今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