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二)代谢(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20·广东六校联考)酶抑制剂有两类,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催化作用实质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改变底物的量对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均无影响C.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降低酶本身的活性来降低酶促反应速率D.高温、非竞争性抑制剂都能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催化活性D[酶催化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项错误;改变底物的量对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无影响,对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有影响,B项错误;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没有降低酶的活性,C项错误;非竞争性抑制剂改变了酶的构型,高温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项正确。]2.(2020·潍坊期末)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B.t1~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C.t2时酶失去活性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加入酶以后,t1~t2的开始阶段,反应物浓度降低较快,说明反应速率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降低减慢,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B正确;根据题意“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说明酶没有失活,t2时反应物浓度为0,说明反应物被完全分解了,C错误;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反应物完全被分解所需要的时间要延长,故t2右移,D正确。]3.(2020·广东六校联考)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B.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B[根据题目信息“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判断快肌纤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判断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少。短跑等剧烈运动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4.(2020·深圳高级中学测试)科学家研究发现,叶绿体中色素接受了太阳光的能量后,激发了一系列的电子传递过程,同时将水光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其产物是[H]和氧B.水的光解速率与色素含量、光照强度等有关C.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叶绿体色素吸收的光能D.水光解产生的[H]和氧,可在细胞中直接参与有氧呼吸D[水光解的复杂过程是由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和多种物质共同完成的,所以水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水在光下分解为[H]和氧气,A正确;水光解依靠色素吸收光能,故其速率与色素含量、光照强度等有关,B正确;叶绿体色素吸收的光能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用于水光解,生成[H],另一方面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合成ATP,C正确;水光解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不参与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D。]5.(2020·北京大兴区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B.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只有线粒体C.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它的合成速率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含量增加B[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的ATP,A错误;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才产生CO2,产生场所是线粒体,B正确;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消耗的同时也有ATP的生成,消耗速率和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才能保持肌肉的能量供应,C错误;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并生成大量ATP,而叶绿体中暗反应阶段的C3还原需要消耗[H]和ATP,D错误。]6.(2020·黄冈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O”转移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在根尖细胞中,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