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2.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感受数理科学所蕴涵的美。〖文本导学〗“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社会生活如此,自然科学亦然。赵鑫珊的《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将带领我们共同感受数理科学的美。〖梳理与整合〗1.本文是一篇随笔,作者从美学的角度来阐述数理科学中的美学因素,语言活泼,生动感人,用了很多文学词语如“豁然顿悟”“气势磅礴”等,引用了一些古代诗词,请把他们找出来,明确其意义和原诗出处,小组交流一下。文学词语古代诗词2.文学常识填空。德国,欧洲大地的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度,走在这片土地上,你每时每刻都在感受一种浪漫、一种诗情、一种扑面而来的活力。在中国,像、席勒、歌德、海涅、、瓦格纳这些名字早已耳熟能详,德意志这块肥沃的土地,哺育造就了世界上最出类拔萃的哲学家、诗人、戏剧家和音乐家。歌德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1774)、诗体哲理悲剧(1774~1831),其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和的《哈姆雷特》并列于欧洲。〖探究与发展〗3.文章篇幅较长,自然分段很多,但读来思路很清晰。请你整理一下文章思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4.怎样才能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发现“珍珠”,充分感受到数理科学的美呢,作者精心选用了大量的典型事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以数学马克劳林公式为例,找出无穷级数所具有的用心爱心专心科学美感。(用原文回答)5.学完本文之后,你对学习数理科学是否建立起新的认识?从美学的角度看,你感受到数理科学的美了吗?举例说明(可和数学老师交流,和喜欢学数学的同学交流)阅读下面文本选段,完成6—8题。翻开许多科学家的传记,读者在字里行间每每能发觉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就是狂热地追求科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大自然美。法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彭加勒就很坦率地说过,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大自然不美,那就不值得去研究它,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彭加勒所说的美,是指大自然“内在的美”。不难看出,这也是许多自然科学家心目中的真理审美标准。作为美学和自然哲学的课题,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管怎么说,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美感是非常重要的。据说有位俄罗斯画家,当一轮弯月徐徐从树梢后面升起的时候,他突然被那种壮丽的自然景色感动得哭了起来。我以为,艺术家在大自然美的面前如果没有狂热和激情,那实在是不可想象的;同样,科学家面对自然规律的美以及和谐的宇宙秩序,如果不能从内心发出赞叹甚至敬畏的感情,也是不可想象的。……让我们时时从美学角度去研读数学、物理书籍!希望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随时能向学生指出数理科学的美。因为那是一种“点金术”,是阿里巴巴叫开山洞大门的神秘符咒。6.文中所说的大自然“内在的美”的内涵具体是什么?7.“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美感是非常重要的”,结合下文,具体指出“艺术家”和“科学家”的美感各是什么?8.最后一段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体验与反思〗用心爱心专心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1.(略)2.德国,欧洲大地的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度,走在这片土地上,你无时无刻都在感受一种浪漫、一种诗情、一种扑面而来的活力。在中国,像黑格尔、席勒、歌德、海涅、贝多芬、瓦格纳这些名字早已耳熟能详,德意志这块肥沃的土地,哺育造就了世界上最出类拔萃的哲学家、诗人、戏剧家和音乐家。歌德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其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3.文章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写起,交代了自己写作本文的原因。又用青年人大都欣赏艺术美和自然美的事实,自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作者精心选用了大量的典型事例,分别从数学和物理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章最后希望青年学生“时时从美学角度去研读数学、物理书籍”。4.逻辑推理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