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二、教学重点: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意识。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而平等”。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方法:调查、文献教学法、活动体验反思教学法。六、板书设计: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三、平等尊重你我他1、人生而平等(1)每个人都有做人的尊严(2)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3)平等对待弱势群体2、尊重从我做起(1)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2)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3)尊重自然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理性的主体,都有自己的尊严。因此在交往中,不管性别、条件、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主体,没有尊卑优劣之分。在青少年中,有一些人与人交往中缺乏起码的尊重,以致伤害他人情感的事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树立平等交往、尊重他人的观念,这也是正常交往产生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讲授新课:三、平等尊重你我他1、人生而平等(1)每个人都有做人的尊严【一件珍贵的衬衫】——KP109活动○国家总理和普通工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人生来是平等的,地位的差异没有超越人格的尊严,更没有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总理在平等待人上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你是否因为家境、智力、身体等原因而产生过“优越感”或“自卑感”。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把你成功克服“优越感”或“自卑感”的经验说给大家听。克服盲目的“优越感”或“自卑感”的关键是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地对待自己、评价自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2)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人不可貌相】——KP110活动1○相貌主要取决于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以貌取人?相貌主要取决于天生。人与人之间相貌是有区别的,但是相貌的好坏并不能够代表人品的好坏,素质的高低,以貌取人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也是不能平等待人的表现。○我们判断一个人、与人交往,应该看重什么?看重他的品德、学识和他对社会的贡献等。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取长补短,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3)平等对待弱势群体【平等对待弱势群体】——KP110活动2○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这些同学的行为是错误的,他们不能够平等待人,不懂得尊重他人,是缺乏道德的表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弱势群体?妇女、儿童、残疾人、老人、农民工……○你能设身处地体验处境不利人群的酸甜苦辣吗?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够做什么?首先,我们应当平等的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其次,我们应当尽力帮助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2、尊重从我做起(1)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你我都是商人】——KP111活动○联系上例,说明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应如何表达你对他的尊重。对待处境尴尬的人:不随意去打听别人的处境,也不传播相关信息,真诚地提供帮助。对待父母、老师:尊重他们的劳动,用优异的成绩和表现来回报他们的付出就是最大的尊重。对待同学、朋友:尊重他人的隐私,不盛气凌人,不恃强凌弱,平等的待人……(2)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尊重。【在公共场所】——KP112活动○这些人的行为是尊重社会的行为吗?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连最基本的社会规则都没有遵守,我们尊重社会,遵守规则就是主要表现之一。○出现这种行为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原因可能有:社会风气不好;这些人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