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ConceptsofChinaandtheChinese,1840—1876)材料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鸦片输入,国人吸食B.西方学者刻意捏造事实C.中弱西强,不受尊重D.西方的舆论宣传和偏见2.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中,显示地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被割占的是()3.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4.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内容是()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C.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5.(2013·江西吉安模拟)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A.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人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A.占为殖民地B.设立租界C.建立伪政府D.划分势力范围[7.(2013·石家庄模拟)“(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列宁论述的哪一次战争的结果()A.甲午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日俄战争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13·合肥模拟)“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这是革命家章炳麟先生讽刺慈禧太后的脍炙人口的名联,上阕三个“幸”字,下阕三个“割”字,其中“幸古长安”和“割台湾”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中法战争与《天津条约》B.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C.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与《马关条约》10.(2013·辽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败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11.“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最符合题意的是()A.维新变法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在朝鲜首都汉城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