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生物《分子和离子、无机物》教案浙科版必修分子和离子、无机物教学设计一、教学思想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是在学生原有的化学知识基础上,从元素出发,将各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离子键连接起来,形成了不同物质的分子,形成不同的物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两种不同的化学键,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方式进行展示,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多动手、多讨论、多实践,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加深对新知识点的认识。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进入主题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分子和离子、无机物两节教学内容,使得课堂容量偏大。标准要求学生能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水分子具有极性的原因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本节课教材中所涉及的化学键、极性等相关知识又是学生以前所未接触到的,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节课主要是利用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组成生物体的物质所存在的一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对今后生物课程中所面临的物质理化性质理解上有很大帮助。三、学情分析从内容上看,本节课教学偏重于化学键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简单无机物的知识,但没有接触过有关化学键的知识。教师应注意利用学生在化学课中已经学过的化合物知识,逐步过渡到化学键的知识,进而探讨物质组成及理化性质,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和了解物质的运动方式。四、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描述元素、分子、离子和无机物(2)简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3)简述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交流协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1)树立生物体个体和整体的生物学观点(2)养成动手实践、积极探索的研究性学习习惯(3)感受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哲学观点五、重点和难点设计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2)离子键和共价键(3)水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2、教学难点(1)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2)水分子的缔合六、教学策略和手段1、从化学知识引入,使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与生物知识的联系,从而形成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2、引导学生理解水分子之间氢键的形成,使学生掌握水分子在细胞中的作用。3、联系生活常识,采用主体式教学模式,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转入对水分子在细胞中的状态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进入对水分子在细胞中作用的教学。七、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知识。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分子结构模型。八、教学过程设计引言:我们的世界可以分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虽然生物与非生物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它们都是有物质组成的,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同样也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因此,要了解细胞及其活动,必须要先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引导学生回忆:化学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细胞的物质组成也是元素。讲述:构成细胞的物质与世界上所有的物质一样,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列表说明: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不同生物的主要元素组成大体上是相同的。归纳: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H、O、N、P、S、K、Ca、Mg等。过渡:C、H、O、N等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那么这些元素又是怎样形成细胞的呢?组织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这些元素并不是杂乱无章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而是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分子形成各种化合物,最终构成了细胞。讲述:一种元素可能由一种原子组成,也可能由一种以上的原子组成,如氢元素可以由氕、氘、氚三种不同的氢原子组成,碳元素可以有12C、13C和14C等原子组成。这些质量不同而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引导学生回忆原子的结构等相关化学知识,引出水分子的组成和共价键。讲述: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单位,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比如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糖类和脂肪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等等。学生练习:画出H和O的电子层分布图。讲述:水是由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