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规范练(四)(对应学生用书第229页)38.(14分)(2020·广东省肇庆市第三次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在2020年3月召开的会议中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一要求,为“新基建”按下“快进键”。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过去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领域,这些投资对经济的短期刺激作用明显,但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再维持高速增长并不现实。而“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创造与满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计,“新基建”将逐步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在加大。在此背景下,“新基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加快推进“新基建”的合理性。[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找准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其次注意设问关键词“我国”“现阶段”“合理性”,可将问题转化为推进“新基建”的意义,再结合材料逐层分析。“‘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可结合“新基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创造与满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说明“新基建”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基建’将逐步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这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在加大”,可结合加快推进“新基建”,有利于缓解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①“新基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能够加速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4分)②“新基建”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成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4分)③“新基建”孕育新的投资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分)④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加快推进“新基建”,可以缓解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3分)39.(12分)(2020·湖北宜昌市4月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并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一个月内先后4次召开会议,对疫情发展不同时期全国的首要任务作出精准批示。各地区各部门遵照中央决策部署协同联动、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联动格局。各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冲到抗疫第一线,忠实履行神圣使命,依靠人民群众,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人民群众响应号召与鼓励,积极配合全国的防控大局,居家隔离或志愿服务,以自身力所能及的方式力战疫情。当前有效的疫情防控为复产复工夯实了必要的基础,更加彰显了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制度的显著优势。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解析](1)审设问,理论限定范围是政治生活,但进一步从命题指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可以看出考查的范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点;从关键词“说明”可以看出本题要求回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论依据,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2)审材料,“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并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一个月内先后4次召开会议,对疫情发展不同时期全国的首要任务作出精准批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各地区各部门遵照中央决策部署协同联动、令行禁止、步调一致”体现了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