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期科干班考察报告市委党校第40期科级干部进修班赴山东学习考察报告2010年10月22日市委党校第40期科级干部进修班赴山东学习考察报告为进一步开拓学员视野,学习借鉴山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市委党校第40期科级干部进修班37名学员于2010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赴XX省青岛、潍坊两市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青岛海尔集团总部、海尔大学、海尔滚筒洗衣机生产线,在XX市委党校听取了党校老师的讲座。在考察学习过程中,考察团通过察、看、听、访、学的方式,深切地感受到了齐鲁大地上火热的创业激情和浓厚的发展氛围。青岛、潍坊两市超人的胆识气魄、惊人的增长速度、骄人的发展业绩,令每一个参观考察的同志为之震撼、为之折服。常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回顾十天的历程,我们感受颇深。一、总体印象(一)改革开放成绩斐然青岛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XX省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品牌之都”。工业有纺织、机车车辆、机械、化学、石油化工、钢铁、橡胶、家用电器、啤酒、卷烟等。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大企业集团。近几年除了传统的轻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外,重化工产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更是突飞猛进,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890.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2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449.80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210.28亿元,增长12.5%。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8元,比上年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9249元,增长8.7%。第1页共9页潍坊是一个工业大市,工业在XX省排第三位。著名的潍柴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动力制造基地,潍坊海化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潍坊也是一个农业大市,是XX省农副产品集中产区之一。全市已建成了寿光蔬菜、诸城肉鸡、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乐西瓜等一大批名优特稀农产品生产基地。2009年实现gdp2727.8亿元,同比增长12.9%;地方财政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9.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267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695元,同比增长8.8%(二)科学管理推动发展在参观海尔集团总部的过程中,其科学的管理体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尔的管理是一套“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管理体系,也就是把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一是看板管理。海尔工作场所实行看板管理,我们所到之处看板随处可见,各种看板将一切展示在员工的目光下。二是oec管理。oec管理法也叫“日日清”管理法,就是全方位地对每人、每日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今天的工作必须完成,今天的效果应该比昨天有提高,明天的目标要比今天的目标高。三是倒三角组织倒逼团队管理。海尔对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了一种颠覆,把原来的“正三角”组织架构变成“倒三角”。把组织结构变成“倒三角”,一线经理直接面对客户、满足需求,领导的任务则是给员工提供资源。四是“人单合一”管理。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单,都要对定单负责,而每一张定单都有人对它负责。定单就是市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和市场要结合在一起。定单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人的素质高低和劳动效率。(三)企业文化彰显特色海尔始终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秉承“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观,“先卖信誉,再卖产品”的营销观,“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观,“人人是人才”的人才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观,“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的资本运营第2页共9页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生存理念,“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竞争理念。海尔的企业文化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呈现在海尔公司的每个角落,在海尔大楼随处可见海尔员工自创的漫画“话与画”,在车间大厅可以看到照片和文字组成的宣传看板。在海尔,观念处于主导地位,用海尔人的话说是“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有什么样的制度就能产生什么样的物质形态和水平”。海尔的企业战略和文化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