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1.1意义: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二是风险管理。目前,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只有实现系统化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具体工作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在工作系统层次之下的具体预防措施的落实。要预防事故的发生,须关注事故发生之前的风险,有效的控制不可承受的风险。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并可以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推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制度,对我矿的安全生产有如下意义:1)有利于夯实我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2)是深化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实现企业安全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进一步要求;3)是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4)是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5)有助于实现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形成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6)实现管理、场所和操作都有标准可循,以此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高矿山安全的可靠性,推动矿山安全管理上等级、创水平;7)有助于形成具有矿山特色的安全文化。1.2目标:结合矿山自身的特点,依据AQ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按照“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的步骤,创建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1.3范围:本次构建我矿安全标准化项目重点主要是采矿车间和各个职能部室。1.4自评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2、企业概况2.1基本情况1)企业名称2)法人代表3)企业性质4)联系人及联系方式5)《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及有效期6)《采矿许可证》证号及有效期7)《营业资照》证号及有效期2.2交通地理位置2.3自然地理状况2.4矿区范围及周边状况2.5矿产资源状况2.5.1矿床地质2.5.2工程地质2.5.3水文地质2.5.4环境地质2.5.5地质储量2.6采矿2.6.1开采利用储量及服务年限2.6.2开拓方式2.6.3生产系统2.6.4总图布置3、标准化系统的构建3.1标准化的组织3.1.1组织内容(1)安全管理现状调研;(2)合同签订;(3)成立标准化系统工作领导小组;(4)成立标准化系统核心工作小组;(5)确定二级单位标准化系统工作骨干;(6)编制培训班级。3.1.2标准化的要求(1)准化系统工作领导小组由矿长、各二级单位和部室正职担任;(2)标准化系统核心工作小组由主管矿长、各二级单位和部室主管副职担任;(3)标准化系统工作骨干应由懂工艺技术、懂安全、有实践经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组成,人数10人;(4)达到全员培训。3.1.3培训班级编制(1)高层班:共107人,分一个班培训,由矿主要领导、有关二级单位及职能部室领导组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尾矿库技术规程与管理规定、风险评价方法与技巧不培训);(2)中层班:约500人,分四个班培训,由标准化系统工作骨干、科室高级主管、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值班长和安全部门全体人员组成;(3)班组长班:约140人,分两个班培训,由采矿车间全体班组长组成;(4)操作工班:采矿车间全体操作工。3.1.4预期目标(1)了解本矿目前安全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安全标准化策划奠定基础;(2)明确领导小组的主要作用是为标准化系统建设提供人力和财力资源;(3)明确工作小组的作用是负责标准化系统建设的计划、实施、监督检查;(4)明确工作骨干的作用是负责标准化系统的绩效测量,即内审。3.2第一阶段培训3.2.1培训内容(1)国内外安全管理发展历程和管理体系现状;(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基础知识;(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产生背景与导则;(4)金属非金属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6)风险评价方法与技巧。3.2.2参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