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每课一练基础演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原子与氯离子的性质是一样的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氯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D.氯气有毒,不能去闻氯气的气味解析:Cl-达到稳定结构,很稳定,而Cl原子很活泼,故A项不正确;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B项不正确;许多金属、非金属都能在Cl2中燃烧,故C项正确;我们采取正确的操作可以闻一些有毒气体,故D项不正确。答案:C2.下列反应中,能产生白烟的是()A.铜在氯气中燃烧B.钠在氯气中燃烧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解析:化学反应中能产生白烟的现象说明有白色固体生成,A项虽有固体产生但不是白色;C项无固体生成,生成的氯化氢在瓶口有白雾现象。答案:B3.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属和稀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AlCl3C.FeCl3D.AgCl解析:Cu、Ag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因而A、D都不正确;Fe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是FeCl2和H2,Fe与Cl2加热生成FeCl3;只有Al与稀盐酸和Cl2反应的产物都是AlCl3,故选B。答案:B4.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D.不变解析:Cl2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lO又具有漂白性,故先变红后变白。选B。答案:B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氯化铜颗粒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解析:A中生成SO2有刺激性气味,B的现象应是生成棕黄色的烟。答案:CD6.某研究人员用下图所表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物质的性质与环境保护要求等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明显的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________。请在上图的D处以简图的形式表明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解析: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Cl2+H2OHCl+HClO,次氯酸有漂白性。氯气有毒,对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含氯尾气都要作无害处理。答案:(1)比较氯气和次氯酸的漂白性(2)吸收氯气中的水B内的布条不褪色,C内的布条褪色(3)氯气向空气中扩散,污染空气消除措施见下图能力提升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A.液氯B.新制氯水C.CaCl2溶液D.次氯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氯水、液氯的区别,对氯水组成成分的理解,A项中只含有氯分子;C项中主要含有Ca2+和Cl-,不含Cl2;D项HClO中既没有Cl2,又没有Cl-。故A、C、D项均不符合题意。B项中新制的氯水中含有Cl2、HClO、H+、ClO-、H2O等微粒。既含有Cl2又含有Cl-,符合题意。答案:B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氯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B.氯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氯元素化合价均变为-1价C.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其中存在氯气D.久置氯水遇AgNO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解析:液氯中并无水,不会形成次氯酸,干燥有色布条不会褪色;当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时,除了生成-1价态化合物外,还有+1价态化合物;根据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不同组成,可知C、D说法是正确的。答案:AB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除了用于制备盐酸和漂白剂外,还用于制备有机溶剂和杀菌消毒剂等。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B.氯气不能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用自来水配制AgNO3溶液时,药品不会变质解析:氯气与液氯都是氯气单质,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氯气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B项错误;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消毒,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Cl-,所以不能用来配制AgNO3溶液,D项错误。答案:C4.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实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