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九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解析】选A。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如上海开埠、《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海军控制广东一带海域和基督教在广东流行等实际上都与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关,故A正确。2.(2016·滨州模拟)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关太平天国运动时写道:“(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B.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C.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D.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解析】选A“。依据材料(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可知农民阶级的凶暴、特权的森严,充分暴露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A正确。【加固训练】(2015·深圳模拟)“他们捣毁偶像及儒、释、道三教的庙宇;他们的首条道德准则即为敬畏上帝、耶稣与天王,‘’第二条便是孝顺父母。太平天国标榜平等,”但其内部却是尊卑有别、上下森然。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反对封建礼教的决心与勇气B.具有了近代民主平等意识C.是农民阶层学习西方的救国探索D.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解析】选D“”“”。虽捣毁偶像及儒、释、道三教的庙宇标榜平等,“”但其内部却是尊卑有别、上下森然,故A、B错误;“”虽有首条道德准则即为敬畏上帝、耶稣,但不能跟上时代潮流,深刻学习西方,故C错误;根“……”“”“”据敬畏天王孝顺父母其内部却是尊卑有别、上下森然,可见中国传统特点鲜明,故D正确。3.(2016·江西联考)太平天国推行乡官制,设总制与监军两级,多由太平军文官担任,监军以下乡官全由当地人担任。时人张德坚在《贼情汇纂》中也承认:“到处立乡官,”使我民尽为贼助。这表明乡官制()A.推动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B.赢得了当地开明士绅的支持C.提高了太平天国的行政效率D.分化了清朝内部的统治力量【解析】选A“。到处立乡官,”使我民尽为贼助表明乡官制对保护农民利益、动员农民参加地方政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太平天国政权有了稳固的社会基础,故A正确。【加固训练】据《太平天国史料专辑》记载,迟至1861年,在江苏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说明()A.太平天国尚未控制该地区B.吴江地区的土地关系没有改变C.大地主支持太平天国运动D.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已经蜕变【解析】选B。在吴江地区大地主仍然占有三四千亩土地,并且收租米1300余石,说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没有在这一地区真正实行,原来的大地主仍然占有大量土地,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原有的土地关系没有真正改变,故B正确。4.(2016·德州模拟)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集《贼情汇纂》中记载:“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A.实际上没有发行B.没有号召作用C.太平军中没有普及D.不能反映农民的愿望【解析】选C。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故A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的要求,有号召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说明太平军中没有普及《天朝田亩制度》,故C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故D错误。【加固训练】(2015·景德镇模拟)《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解析】选B。《天朝田亩制度》的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与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是不相符的,故A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古代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故B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