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清单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目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载体)实现的(1)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2)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提高。(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2)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的作用(1)积极组织多边谈判;(2)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3)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3.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1)有利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2)不利影响:竞争更为激烈,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基本策略(1)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水平。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在利用外资的同时,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2)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就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其主要内容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重要提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不同,前者属“引进来”,后者属“走出去”。4.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重难点突破重点:关于经济全球化1、含义: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资源配置,使各国经济目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表现形式:(1)生产全球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加强,各国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2)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各国的国际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种类都在提高。(3)资本全球化;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流动速度不断加快。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机遇: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是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2)挑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的严重;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