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0讲二战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课时突破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6·河北衡水中学调研)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革命,两者均属共和革命性质,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这一观点()A.建立了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导思想的一致性C.客观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D.准确评价了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二月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比较。题干材料说明中国的辛亥革命和俄国的革命是同一性质的革命,即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由此推断,俄国的革命指的是二月革命,故A、C项错误,D项正确;中俄革命各自有自己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答案D2.(2016·辽宁沈阳模拟)俄国著名学者尤·布尔金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凋敝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据题干背景,迁移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社会背景,故选B项。答案B3.(2016·河南周口二模)“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解析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题中商业正是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相符,故选B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集体农庄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当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工业发展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B4.(2016·广东梅州调研)“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国家控制了制高点土地所有权。这说明苏联(俄)当时正在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新经济政策允许一定范围内存在私有制经济,公有制主体不变,与材料信息相符,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和市场关系,实行单一公有制,与材料私有制”经济存在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强制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与材料允许私人经”营不符,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不是苏联(俄)的措施,故D项错误。答案B5.(2016·江西名校联考)苏联的对外战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B.新经济政策无法恢复国民经济C.斯大林模式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斯大林模式弊端已经暴露出来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这一差距反映出斯大林模式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故选D项。苏联的对外战争时期,属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早已结束,排除A、B项;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苏联与西方国家生活水平横向的差异,不能据此推断纵向的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故C项错误。答案D6.(2016·山东青岛一模)“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