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练(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朝初年,2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到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做“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解析据题干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制定的官员选拔标准注重道德领域中的“孝”“廉”,这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官僚选拔上的反映,故选D项。答案D2.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这表明唐朝时()A.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B.法律制定凸显三纲五常思想C.严刑峻法是立法的指导思想D.社会生活全面体现等级观念解析据材料“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可知,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故选A项。答案A3.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C.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D.海禁政策松动促进海外贸易发达解析据材料,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些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故选B项。答案B4.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解析题干信息“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体现出统治者对孝道的重视,说明了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故选B项。答案B5.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解析据题干中“康有为用反清来促成革新,孙中山接受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反面教训”,说明了其促进政治变革进程,故选B项。答案B6.某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经济时引用下列数据:从1895年到191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上海投资办厂资本2090.3万元,占在华投资总额42.8%;同一时期,民族资本在上海新办厂投资额为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28.6%。这些数据表明在1895~1911年()A.外国资本主义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C.中国民族资本的投资总额远超外国资本在华投资D.当时的政策和外部条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快速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在上海投资办厂资本2090.3万元”“民族资本在上海新办厂投资额为2799.2万元”可知上海地区的民族资本投资的总额超过同时期外资的投资总额,故选C项。答案C7.193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提出了在湘、鄂、赣三省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醴陵、衡阳之间,为国防工业之中心区域,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为围剿红军做军事筹划B.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为抵御日军进攻做准备D.力图消灭地方各派军阀答案C8.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