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为掌握矿压的大体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成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置责任制,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如下:1.结合我矿实际情况,配备矿压观测领导小组:组长:地测科长成员:地测科全部人员和生产单位验收员2.地测科组织按期对井下所有巷道及掘进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与原始掘进数据对比分析,需要增强支护时或维修巷道时,通知包片责任单位处置。3.测压组成员应别离对各巷道及掘进工作面的工字钢变形情况、坠包情况进行记录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保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靠得住。5.监测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6.按照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熟悉,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良支架等办法。7.矿压观测点必需按50m间距控制。特殊条件(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交岔点及硐室等)下的巷道必需对此处紧密观察,每5m设观察点一个。1.地测科负责矿压观测并详细记录,报技术科进行分析,并制定专项技术办法由包片负责单位进行处置。2.地测科观测矿压时记录数据及工作面情况必需真实,在观测工作面顶板情况时,生产单位必需全力配合。3.技术科制定专项技术办法必需与工作面情况相结合,安全技术办法必需通过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并在生产单位贯彻后方才生效。4.生产单位按照专项技术办法作业期间,地测科和技术科必需安排专人现场观测,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需要补充办法及时补充。第一章完善矿压观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成立矿压观测组,矿压观测组设在技术科。在总领导、总、技术科科长、分管副科长领导下,组织完成有关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的各项工作任务,把矿压观测列为现场顶板控制工作的重点。充实观测人员,按照顶板监测需要,最少配备5名专职观测人员(由综采队安排),由矿压组统一,做到有有组织的开展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责有:一、制定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设备配备数量和维修检测资金。二、组织实施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置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三、对特殊地址进行专项研究。对采煤和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富水区、破碎带、交叉点、沿空巷道,编写专题观测方案,进行矿山压力专项研究,对观测进行,对特殊地址的顶板控制提出超前预防,严防重大冒顶的发生。四、对锚网回采巷道的支护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查验;对矿压、安全监测仪器仪表,严格依照国家计量器具进行强检。杜绝各类不合格品的利用。五、对相关的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技术资料、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第二章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一、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主要内容、指标、测站布置、方式一、综采工作面日常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内容和大体要求:撑紧、移够、站正、完好,使其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减少冒顶,提高综采功效,保证安全生产。二、主要监测指标分为支护监测指标、围岩状态指标和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1)支护质量监测指标:①关键指标:一、初撑力二、端面距②辅助指标:一、支架工作阻力二、支架工作空间几何状态(支架歪角、排齐误差、相邻顶梁台阶值、顶梁俯仰角、支架间隙)3、液压系统工况(泵站压力、液压管路和密封件完好状况)4、采高(2)综采工作面围岩状态指标:端面顶板冒高、冒宽、冒区长度,煤壁片帮深度,片帮区长度。(3)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煤壁超前20m范围内支护完整,巷高不小于,有行人通道。依照规定增强端头及超前支护。3、综采面矿压及支护质量观测测站布置:每台支架安设1台矿压观测表。4、综采工作面日常矿压观测方式:(1)支架阻力观测:直接读取压力表读数。(2)顶板动态观测:在各测线处对顶板状态作统计观测,记录采高、端面距、片帮深度等。(3)支架几何参数观测:采用目测普查,超标明显处用工具进行测记,包括顶梁走向角及倾角、顶梁错差。(4)两巷超前支护质量监测测量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或工作阻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