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工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控制技术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我国的饲料产品包括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除单一饲料外,其它都是将多种饲料原料(成分)按照规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均匀一致的饲料产品。不同饲料产品的加工工艺不同,对加工质量的要求也不同,评价其加工质量的指标也不同。饲料产品采用的加工质量主要评价指标见表1。1粉碎粒度粉碎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动物的消化吸收、粉碎成本、后续加工工序和产品质量,控制好物料的粉碎粒度是饲料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不同的动物品种、饲养阶段、原料组成、调质熟化和成形方式对饲料粉碎粒度的要求不同.粉碎粒度既要满足养殖动物的需求,又要使制粒效果、电耗和粉化率都比较合理。国家或行业标准对畜禽饲料和水产饲料的原料粉碎粒度作出了规定,畜禽饲料原料粉碎粒度指标见表2;水产行业标准“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规定的水产饲料原料粉碎粒度基本要求见表3.同时,对于水产饲料,相应饲养对象的配合饲料行业标准也分别规定了原料的粉碎粒度,与基本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具体数值请查阅有关标准.由表2、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饲料产品对粉碎粒度的要求差别很大,要达到不同的粒度要求,必须采用相应的加工控制技术。1。1选用合适的粉碎设备和工艺产品粒度是否合适,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选用的粉碎设备是否合适,不同类型的粉碎设备适用于不同粉碎粒度要求和原料特性的产品。粉碎设备选用不当,不仅产品粒度得不到保证,粉碎产量、电耗、筛片破损速度及料温过高等会使生产厂家难以承受。当原料和产品的粒度差别较大时,在一条生产线中串联使用两种类型不同的粉碎机,即先粗粉碎后微粉碎的二次粉碎工艺,可以提高产量,降低能耗,产品粒度更有保障。1。2及时调整粉碎工艺参数对于粉碎粒度变化范围大,生产品种变化频率高的生产线,在操作过程中应通过加工流程、筛孔尺寸、进料量、风量、转速等多种调节手段来适应粉碎粒度的变化要求。筛片孔径是决定粉碎粒度的主要因素,应随配方原料的变化而变化,需要通过试验确定.1。3规范粒度检测粉碎粒度是饲料产品重要的加工质量指标之一,规范化的检测是这一质量指标的必要保证措施。应对每一个生产品种在混合工序后或成品处取样化验,按行业标准进行粒度测定,由测定数据得出粒度是否合格,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2配料精度科学的配方要靠精确的计量、配料来实现。配料精度是决定饲料营养成分含量是否达到配方设计要求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质量、成本和安全性,如果称量不准确,配方设计的再好也无济于事。目前国家或行业对配料精度指标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仅是各生产企业自行规定或相互效仿。预混料生产对各类计量配料设备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要求较高,根据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对配料精度的要求也不同,微量成分精度为0.01%~0.02%;中量成分精度为0.03%~0。05%;常量成分精度为0。1%;载体精度为0。25%.对于在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生产中,自动配料秤配料精度指标值为静态±1‰(满度)、动态±2‰(满度)。目前普遍采用的配料方式主要有自动配料系统、人工称重配料和人工与自动配料相结合等几种,正确选择高精度配料秤和采取适宜的配料方式是确保配料准确的关键,大中型饲料厂都采用计算机自动配料控制技术,尽可能将人工添加的部分减少到最小程度.由于原料配比差异较大,允许配料误差也不相同,应采用大、中、小秤相结合,分别进行配料,“大秤配大料”、“小秤配小料”,而对于微量成分,采用人工称量添加。计算机控制自动配料时,可采用变频单、双螺旋输送机喂料控制,空中量自动修正等技术来减少配料误差;同时要定期检查、检修、校验各种配料秤,并经常检查喂料装置及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3混合均匀度成品饲料均匀与否,是饲料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动物能否从饲料中获得充足、全面的养分,常用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来衡量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均匀分布的程度。若饲料均匀度不好,必将使动物出现某些营养成分过剩,而另一些营养成分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微量组分的差异就更加显著,必将影响饲养的效果,甚至造成养殖事故(例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