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李奇勇(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环处)【摘要】介绍福建三钢集团公司开展创建循环经济钢铁工业园区的思路、方法、经验,对管理创新、流程再造、自主创新、土地集约在园区创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分析园区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关键词】循环经济工业管理1.以三钢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背景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我国钢铁产量已多年雄居世界第一,在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何破解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三钢作为福建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近几年依靠科技进步,精心打造一流和谐国企,“十五”期间共投入环保治理资金2.8亿元,积极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造了令同行业刮目相看的成绩。在三钢集团产业链的带动下,明光新型材料、闽光冶炼、建福水泥、骊腾实业等一批明星企业迅速崛起,冶金压延、钢铁制品深加工、建材水泥、煤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纷纷集聚区域经济工业园区,在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上出现了新的潜力,为创建三钢为龙头的循环经济工业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根据《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建议,三钢循环经济工业区被列为全省四个循环经济试点之一,还被授予福建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称号。2006年7月,《三钢循环经济工业区发展规划》通过了省政府部门主持的国家级专家评审。2.以三钢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做法以三钢循环经济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是以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借助产业链的延伸和市场机制的动作,形成多元化多形式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能量流的循环运动渠道,建立起钢铁行业产业链为纽带的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2.1创建循环经济区的框架思路循环经济工业区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区。传统的工业区仅仅强调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循环经济工业区是以生态循环再生为基础的工业区,既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组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的交换,使企业付出最小的废物处理成本,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三钢集团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原则,通过工业代谢研究,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依据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要求,选择创建具有钢铁行业特点类型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即以三钢集团为龙头主体,串接闽光冶炼公司、明光新型材料公司、马尾中钢、三化集团、三明煤气公司、厦工三重、潘洛铁矿、阳山铁矿以及相关水泥企业,共同打造以三钢为核心的虚拟生态工业区。区内的生态工业系统包括钢铁冶金、钢铁制品深加工、煤化工、新型建材、发电、建筑安装、现代物流、机械制造、耐火材料、商业贸易、工业气体等相关产业,将区内的各种钢铁制品、矿渣、煤气、氧气、水和能量进行系统集成,实行区域的“热电联产、集中供气、余热回用”,组成结构与功能协调的生态钢铁工业系统。区内企业共享交通运输、信息服务、通讯设备、电力输送等基础设施,在系统内达到资源、能源、投资和利润的最优化,形成钢铁物料链、气链、水链、能量链、社会服务链、信息链等循环系统,促进企业从传统型工业向节能环保型生态工业转变。2.2管理创新,构建循环经济运行新机制2.2.1培育循环经济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责任是多元化的,既有经济责任,也有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既是发展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的历史性机遇。市场博奕,浅层次是产品的比拼,深层次是企业文化的交锋。三钢集团将企业文化创新作为循环经济推进的起点和基石,贯彻“闻鸡起舞、闻风而动、闻过则喜”的核心价值观,树立打造“效益好、风气正、环境美、收入高”国企精品的共同愿景。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以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契机,把创建绿色和谐社区为载体,三钢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广泛宣传生态知识、循环经济知识和环保法律知识,自觉把工业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和内部激励系统中,让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