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第五章区际联络与区域协调开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施行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开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理解施行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开展的影响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才能。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⑵区域间的开展程度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天然气开发建立主干管道建立东部用户管网建立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2021年7月正式开工建立,2021年实现全线贯穿〕1.根底:天然气资源2.目的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宁夏、、、、、,最终到达,全长4200千米。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立进展,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三、施行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消费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开展。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兴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根本上全靠区外供给。⑵西部地区因经济程度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及其周边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2.调整能源消费构造——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构造,进步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⑴我国能源消费构造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 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⑶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煤炭天然气优点①开采本钱低②储存、运输方便①清洁②使用方便③燃烧效率高④③价格廉价比较价格低缺点考虑①使用不方便②燃烧效率低③①开采、储运难度大②技术要求高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点拨: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方面考虑。2.兴隆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造中的比重稳步进步,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方面考虑。3.2021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造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由此怎样对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点拨: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造,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构造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⑴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川渝(盆地)和陕甘宁的四大气区。⑵开发利用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那么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施行了“稳定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