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XX年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说明:关于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建设部曾颁布《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XX年等规范,本文是以最新规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XX年为标准摘录。一、概念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mm的含量。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二、砂的质量要求1、砂的细度模数uf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uf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XX年2、砂的颗粒级配区砂筛应采用方孔筛。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真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2、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上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公称直径为5.00mm和0.630m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直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不大于5%。3、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4、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5、配制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3、天然砂中含泥量天然砂中含泥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0%。4、砂中的泥块含量砂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XX年5、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6、砂的坚固性砂的坚固性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用质量损失的百分比表示,其数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7、压碎值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8、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当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时,其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1、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云母含量应≤1.0%;2、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XX年9、砂的碱活性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应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或砂浆长度法进行砂的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3,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10、砂中的氯离子含量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11、海砂中贝壳含量海砂中贝壳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