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成孔灌注碎石桩施工方案1概述1。1工程概括机场入口—玉丰道路工程位于遂宁市安居区北片区。道路东起G318国道,西止于遂安大道,起点坐标:X=61772。946,Y=48042.937,终点坐标:X=63471.641,Y=43052。973,全长5314。856m,红线宽度24m,为城市次干道。1.2工程地质根据勘察报告,在桩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层(Q4ml+pl);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基岩层(J3s)组成,现将地层从上至下描述如下:(1)杂填土(Q4ml):黑褐色,松散,稍湿。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夹少量混凝土块,瓦块,卵石等杂质。分布于整块区域,层厚0.7m—0。8m.(2)粘土(Q4ml+pl):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及铁锰质氧化物。裂隙面清晰,充填高岑土矿物条带,顶部含少量有机质土。摇振无反应,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裂隙较发育,充填高岑土矿物条带,具絮状结构,层理构造。层厚1m-2。4m。(3)粉土(Q4ml+pl):褐黄色,稍密,很湿.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夹细沙薄层和团块,摇振无反应,无光泽,韧性及干强度较低,底部沙粒含量较多。层厚1.4m-1。9m.(4)粉质粘土(Q4ml+pl):黄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及钙质结核.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裂隙较发育,充填高岑土矿物颗粒,具蜂窝结构,裂隙构造。层厚1m-4。1m.(5)泥岩(J3s):紫红色-褐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巨厚层构造。分布连续稳定。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强风化,中风化二个亚层:⑤1强风化泥岩:褐红色,裂隙发育,薄—中厚层构造,岩芯呈碎块状,手捏即碎,夹有薄层风化呈土状的全风化泥岩,分布连续.层厚1.2m—3.3m。⑤2中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巨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岩芯短柱状-长柱状,局部夹有强风化泥岩。2编制依据(1)遂宁市安居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机场入口-玉丰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分院)《遂宁市安居区机场入口—玉丰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3)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分院)玉机路K0+030至K0+470软基处理方案《变更玉机路001号》(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3施工部位见平面布置图。4冲击成孔灌注碎石桩设计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分院2011年8月30日出具玉机路001号变更,对本次冲击成孔碎石桩设计如下:1、2、3、4、5、6、7、碎石桩施工前,填筑50cm页岩及平整场地,提供工作面。碎石桩桩径50cm。碎石桩间距150cm.碎石桩桩长应根据地勘报告及现场情况,穿过松软土层。在路基坡脚线外缘扩大一排桩.碎石桩材料采用碎石,最大粒径小于50mm.碎石桩施工后,将表面松散层挖除或夯压密实,顶面铺两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中间有60cm砂垫层,上层土工格栅顶面覆盖防水土工布。8、填方坡脚线外150cm处增设盲沟,尺寸为100cm×100cm。9、路基下1。5m深度应用页岩换填。10、未详处,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执行。5冲击成孔灌注碎石桩5。1施工准备5.1。1人员组织本工程设置由公司领导及公司各职能部门人员参与的工程领导小组。推行“项目施工管理”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委派具有实际施工经验和具备年轻化、系统化、知识化的项目管理人员到现场管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保证做到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让业主满意。项目管理人员配备:1、项目经理1名2、项目技术负责人1名3、专业工长2名4、质检员1名5、安全员1名项目劳动力组织:1、电焊工1名2、机长2名3、机手6名4、材料员1名5、后勤服务员1名6、专职质检员兼安全员1名7、普通作业人员10名5。1。2机械、材料准备进场后,项目部应立即联系材料供应商,做好材料进场工作,机械设备视施工的具体情况相继进场。做好材料进场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所需施工设备如下表所示:表1施工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钻机振冲器装载机电焊机氧焊设备水准仪钢卷尺备用桩管5。1。3施工场地1、场地平整施工:碎石桩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标高为根据地形图拟定的标高,施工时根据“宁填勿挖"的原则进行整平。2、布置场内运输道路、道路两边的排水盲沟、纵向排水沟、料场、沉淀池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