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标准成本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应用作者陈晓珂摘要:国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依存整车厂而发展,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厂都有资产纽带关系,目标市场明确,企业可以获得稳定的市场,合理的利润空间,在整车厂进行海外扩张时,其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会随着整车厂的海外扩张跟进。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还未能与整车厂有资产纽带,谁能作到较低的成本,谁就能达到较好的市场竞争地位,特别是在技术、质量、品牌差异小的情况下,成本往往是市场决胜之关键因素。同时为了吸引消费者,整车厂实行差异化竞争,用多品种来满足市场,多品种、大量大批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特点,成本压力迫使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寻找成本管理方法,以期产品拥有成本优势,而标准成本无疑是一种能满足多品种大量生产的成本管理方法,经过平滤公司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探索,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企业。关键词:标准成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应用一企业选择标准成本管理法的背景随着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迅猛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不断被应用到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去,现代制造技术和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可以快速、高质量地生产出多品种大量大批的产品。在企业管理方面,TS16949质量体系管理、6S管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管理、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目标管理、学习改善等管理思想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都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还有中航公司、主机厂等的达标要求,因此可以获得迅速普及并在经营中发挥作用。面对全新的经营环境,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能产生足够的有用信息,财务管理在成本计算、控制等方面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财务工作比较特殊,它对工作环境的依存度较高,财务工作的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遵守政策法规、第二方面适应企业发展、第三方面用好财务本身的技术和准则、技巧和方法,由于大多数企业仍然沿用实际成本法,不能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提出根本性的意见和建议,财务管理在经营中的作用被逐渐削弱,财务逐渐被企业放在日常报销、出报表、跑资金、报税的地位,一方面是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找不到位置,另一方面是近年来汽车零部件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成本优势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在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将目前的实际成本法所进行的事后核算变成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在2006年平滤公司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借鉴唐纳森(无锡)过滤器有限公司(美国独资)、河南平原和兴滤清器有限公司(中日合资)等公司的成本管理经验,引入标准成本管理。二标准成本的定义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它起源于美国,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成本制度是通过对成本中心的各项成本的细化分析,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运用标准与实际的对比揭示差异、衡量分析绩效,实施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着力于改善成本,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试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在此之后,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概念引申到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最初的标准成本是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的一种计算工作。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曾起了很大的作用。1920年~1930年,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才把标准成本纳入了会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标准成本是在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预测经济情况变动、市场供销情况、技术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并由成本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