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展示】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是什么道理?3、自尊者。4、如何对待他人的议论与批评?5、自尊要。为什么?6、怎样正确对待恶意的侮辱与诋毁?7、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8、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9、为什么不能取笑、歧视和侮辱他人?【创境激趣】•80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放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说,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里来的活让你做呢?但年轻人却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如果没有活做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但杰克逊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活可给这年轻人干,于是情急之中蹲了下来,让年轻人给他捶一下背。后来,年轻人被留下来了,杰克逊镇长把女儿嫁给了他。再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学习目标1、明确人格尊严的含义。2、理解宽容待人的必要性,做到尊重他人。3、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在生活中不断体验自尊与被人尊重所带来的快乐。目标达成:1、自信有助于成功,树立自信的方法。2、维护人格,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自学导航】•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是什么道理?•3、自尊者。•4、如何对待他人的议论与批评?•5、自尊要。为什么?•6、怎样正确对待恶意的侮辱与诋毁?•7、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8、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9、为什么不能取笑、歧视和侮辱他人?【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12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晏子为什么坚持要从大门进城?•(2)理解晏子是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2、阅读教材1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你认为司马懿“临辱不惊,御辱不怒”的行为是不知耻,还是有自尊?•(2)你是如何理解的?•3、阅读教材15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你犯过类似的错误吗?•(2)这名男生犯了错,陶校长为什么反而给他四块糖?如果在穿着方面不如同学,是否就低人一等、有点儿抬不起头来?如果你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怎样与他相处才能维护他的自尊?如果你有些“与众不同”,比如相貌丑一点儿、成绩差一点儿、脾气暴一点儿、有点儿口吃、带点儿外地口音,你将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爸爸、妈妈的职务不高,收入较低,甚至下岗待业,如果有人问起,你会怎样介绍他们?有些人说话尖刻,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常常直抒胸臆,直指问题。这是否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有些人爱说笑话,活跃气氛,虽然并不针对谁,但有时使人感到尴尬。这是否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有人认为,在对待有可能引起他人耻笑的缺陷上,敢于并善于自嘲,也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它能帮助我们轻松化解流言蜚语,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大举进攻中原,急于与魏国决战。魏将司马懿紧闭城门,无论蜀军怎么叫骂,就是按兵不动。后来,诸葛亮把妇女的衣裙作为礼物送给他,以此来羞辱他,他也安之若素,依旧按兵不动,结果保住了城池。讨论:你认为司马懿“临辱不惊,遇侮不怒”的行为是不知耻,还是有自尊?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和批评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都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对待议论和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这种情绪冲动于人于已都不利。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中的乐趣。对于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列举人们面对批评的不同态度,并分析这些态度是否可取。课堂小结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维护人格最重要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2、要维护人格,捍卫尊严(二)、自尊者豁达1、彼此尊重,就要宽容大度2、自尊要适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