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附件一、危险源类别危险源即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包含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危险作业等二、名词解释(一)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二)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rik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三)重大风险majorrik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四)风险点rikite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五)危险源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六)风险评价rikaement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七)风险分级rikclaification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八)风险分级管控rikclaificationmanagementandcontrol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九)风险控制措施rikcontrolmeaure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十)风险信息rikinformation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三、风险点确定1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的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根据生产线不同装置、作业活动等按照生产装置、辅助设施、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重点进行管控。四、风险点划分方法安全科组织工艺、技术、设备等专门小组力量,与现场车间员工、管理人员一起发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五、确定风险点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风险点:(例)序号1234……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公司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诱发事故类型等信息汇总填入风险点排查表。格式见《风险点辨识信息表》风险点辨识信息表(例)填报单位: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名称登高做业临时用电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区域位置公司范围内公司范围内公司范围内各罐、槽、池内作业序号风险点名称类型级别2222可能发生的所在位置事故类型及后果公司范围公司范围公司范围污水池、各种罐等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属地部门属地部门属地部门属地部门责任部门责任人备注1234登高作业作业临时用电作业作业动火作业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六、危险源辨识公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对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保持工作危害分析记录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对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二)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辨识过程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1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2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4原辅材料、成品等的运输过程;5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6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7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8气候及环境影响等。(三)危险源辨识步骤:发动全员参加、讲述方法、辨识、填写危险源信息、汇总、审查补充完善。1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