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农作物残留农药的方法的比较研究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农药使用国,特别是对生长期短的蔬菜、瓜果类食品来说,由于虫害多,害虫抗药性的增强,超量施药,甚至滥用和乱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日渐加重。这就导致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危害。大量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还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毒害,引起急性中毒或导致农药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富集,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如癌症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这些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农药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采用的清除农作物残留的方法有浸泡水洗法、碱水浸泡法、去皮法、加热法、储存法等,它们各有利弊,在生活中将上述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会得到更好的清除效果。考虑到方便程度和普及度,浸泡水洗法是清除蔬菜上污物、残留农药的基本方法,也是最优的选择。在浸泡水洗中涉及两种操作方法一是浸泡,一是水洗。两者的使用顺序不同会对清洗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间接地测定蔬菜经过不同顺序的清洗后农药的残留量,对不同清洗顺序的效果进行探究,希望可以选出较优的清洗方法惠及大众。二、研究目标探究蔬菜清洗顺序对农药清除效果的影响,找出较优的清洗方法。三、研究内容我们选用了市场上出售的带有根的葱,葱生长较快且比较容易培养,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为了排除市售葱本身的农药残留,我们先将葱根栽种在花盆中两周,使其自然生长到一定长度。之后对材料进行不同顺序的清洗,并通过测定清洗用水中农药的含量来间接得出更优的清洗方法。我们选择的农药是目前使用很广泛的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其中的二价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通过使用称量冲洗浸泡后的水的质量,从而确定作物铜离子残留多少。四、实验假设预计先冲后浸泡,除农药效果更优。五、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找了解目前的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药残留危害的相关材料;查阅有关清除农作物农药残留方法、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等的文献。2、实验法:对照实验:两种清洗顺序的效果对照重复试验:进行多次实验,排除偶然性因素,确保结果的可信度。六、研究过程实验材料:自种的葱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无水硫酸铜、大(小)烧杯、玻璃棒、量筒、电子天平、镊子、直尺、剪刀、可定速度的水龙头。实验步骤:1、配置任意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加大硫酸铜用量。用电子天平取硫酸铜若干克,加少量水于大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2、处理实验材料葱将自种的葱从根部以上剪下,选取若干根粗细近似的葱。用直尺剪刀量取3cm的葱段28根,分为4组,浸入1步骤中配置的硫酸铜溶液。浸泡五分钟。3、分别处理A组(先浸再冲组)称量m烧杯,加入20mL水,把7根葱先浸1分钟,再冲30秒。称量m后。⊿m=m后-m烧杯。重复一次。B组(先冲再浸组)称量m烧杯,加入20mL水,把7根葱先冲30秒,再浸1分钟。称量m后。⊿m=m后-m烧杯。重复一次。七、实验数据m烧杯(g)m后(g)⊿m(g)⊿m平均(g)A组第一次26.8062.2335.4336.945A组第二次26.8065.2638.46B组第一次23.7264.9641.2441.01B组第二次23.7264.5040.78八、实验结论⊿mA<⊿mB所以先浸再冲的清除农药效果更好。九、实验反思实验中我们失败了很多次,本来设想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被否决了,于是最后采用了称量质量的方法。考虑到这样的方法可能并不精确,我们做了两次实验,尽量减少误差,但仍然觉得不够精确。十、进一步思考在做整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农药对人体,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但农药对于农作物又是不可或缺的。有没有什么绿色纯天然的农药呢?于是我们想到了生物农药。经过简单的搜寻,我们了解了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现在所说的生物农药大致可分为三类: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在生物课中我们学到的苏云金杆菌其实就属于微生物源农药。但是,这些农药都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