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宋慧1卢静霞2(1.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广东广州511450)摘要:为探讨我院贫困生的抑郁状况,了解我院贫困生的心理特征,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笔者采用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使用了SDS抑郁量表,S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ES自尊量表和自编的问卷,对我校280名贫困生的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与210名非贫困生进行比较。经调查分析显示贫困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社会支持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5),抑郁倾向与社会支持、自尊程度均显著负相关(p﹤0.01);贫困生的抑郁倾向表现特征复杂:自卑、依赖、窘迫感等。因此高校应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努力形成一个包括经济资助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教育环境。关键词:贫困生;调查;抑郁;心理特征;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符:A文章编号:1309(2004)01-0005-05贫困大学生——这一生活在中国高等学府里的特殊群体,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严肃话题:如何关心和关爱贫困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心理学上,抑郁作为一种不良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有损人们的心理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容易导致疾病。因此,了解贫困生的抑郁倾向对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SS社会支持量表和SES自尊量表及自编问卷对我院贫困生进行调查,借以了解她们的心理现状,并进行分析和讨论。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我们抽取了我院280名申请助学贷款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又从各系随机抽取了共210名非贫困女大学生作为对照。(二)研究方法1.调查工具调查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方法。心理量表采用了SDS抑郁量表,S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ES自尊量表和自编的“我校贫困大学生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采用统一发放量表和问卷,在统一时间内填写的方法,共收回问卷490份,有效问卷485份,其中贫困生问卷280份,非贫困生问卷205份。2.评分和数据统计方法SDS抑郁自评量表是由WilliamW.K.Zung于1965年编制的,可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按1—4级评分。SDS量表的评定标准为:抑郁严重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最高总分)。Zung氏等指出:显示指数在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至重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1]S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肖水源在1986年设计的,并于1990年进行了修改。包含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部分。[2]SES自尊量表的评分方法同SDS量表。此次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二、研究结果(一)贫困生的抑郁倾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抑郁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见图1所示。1代表无抑郁者2代表轻度抑郁者3代表中度至重度抑郁者4代表重度抑郁者由图1和表1可看出,贫困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且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精神情感反应因子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躯体性反应因子和精神运动性障碍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干扰因子无显著差异。表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抑郁倾向比较(X±SD)类别特困生(n=280)非特困生(n=205)t值精神情感反应躯体性反应精神运动性障碍心理干扰抑郁总分4.27±1.4614.66±3.893.89±1.3712.80±4.0035.60±8.953.65±1.2413.7±4.183.64±1.2912.35±3.1233.40±7.165.02**2.47*1.97*1.403.03***p﹤0.01*p﹤0.05(二)贫困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3]调查表明,贫困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主观支持分都显著低于其他学生,结果见表2。(三)贫困生的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自尊均呈显著相关在社会科学中,自尊是一个可以被定量的假定概念,它是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