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2013年5月14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对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研究部署,作出如下决定。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确立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四川是全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全省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大责任。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全省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二)准确把握当前四川发展形势。近几年来,全省人民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面临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等重大机遇。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全国,产业层次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贫困问题突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尤为艰巨繁重。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抓住和用好机遇,主动作为、拼搏实干,打一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战。(三)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快于全国的发展态势,到2017年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三个翻番”目标,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赶上全国当年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建成,建设美丽四川取得重大进展。(四)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要靠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调动各区域各方面积极性,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优化全省发展总体布局。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着力解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推动四川实现转型发展、跨越提升。要准确把握“三大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和工作要求,以多点多极支撑为总揽,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为路径,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二、推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构建竞相跨越奔小康新格局(五)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多点,就是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形成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点;多极,就是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以做大区域经济总量为基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中心,以发展城市群和经济区为载体,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壮大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扩大开放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共富和谐为目的,以点带面、由点到极、多极共兴,形成更多更强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六)提升首位城市。支持成都领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