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规章制度篇一:介入室制度介入室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及预案一、科主任及介入手术主刀医师工作职责1。根据本科工作情况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协调配合,完成介入放射诊断与治疗的工作,确保介入诊疗的质量和安全。2.规范医疗行为,督促本科室人员认真执行各级职责及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3。组织查房、疑难、危重、死亡病例的讨论,组织协调本科室的抢救组织和参加介入手术的术前讨论,对手术准备和手术方案提出指导性意见。4。术前讨论(1)对重大、重危、疑难、易发生并发症、致残、预后不良及新开展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2)讨论会由科主任或主刀医师主持,经治医师、手术医师、护理及有关人员参加,助手做好详细记录并归录入病史.(3)重点讨论:1、术前诊断及诊断依据;2、手术指征;3、术前准备及病员对手术耐受力的评估;4、麻醉选择;5、术式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估计及预防对策;6、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发症及预防处理;7、术后观察及护理要求;8、手术人员组成及分工。(4)术前讨论主要内容、诊断、手术及治疗方案、危险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应向病员及单位谈清楚。5.参加并指导介入手术工作,参加并指导术后观察随访.6。协调本科与协作病房、麻醉科、急诊科等科室的合作关系,全面保障病人介入手术过程中及围手术期的医疗安全.7.不断提高本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减少医疗纠纷,一旦有纠纷时应及时做好纠纷接待工作。二、介入手术助手医师工作职责1。完成科主任及主刀医师交代的工作。2.对所有介入病员全面负责,详细了解病员的病情,并汇报给科主任及主刀医师.严格执行上级医师的诊治决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参与科主任及主刀医师组织的查房、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做好介入手术前准备工作,认真写好书面文书,对手术病人要作好术前谈话记录、术前写好术前小结、术后写好手术记录并录入病史,手术记录必须在术后及时完成。4.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参加介入诊疗操作,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遇到疑难病例或技术原因不能单独处理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5.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情况、病情变化及术后反应,向协作病房医师提出相关检查及治疗意见。及时处理病人的病情变化,不得推诿病人甚至贻误病情.遇有疑难病例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术后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并次日拆除绷带。6.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7。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掌握临床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积极参加院内、科内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做好读书笔记。8。做好病历资料积累归档工作。三、介入导管室(科)护士长职责(试行)1.在护理部及科主任、科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介入导管室(科)日常行政管理和护理业务工作;是本部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护理部、科护士长负责。2。有计划地安排工作。根据手术和护理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必要时进行具体指导或亲自参加手术。3。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负责本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遵守劳动纪律,密切医护配合。4.督促检查各级护理人员及卫生员的工作,并予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5.定期检查急救物品备用情况、毒麻药品及贵重器械仪器使用与管理情况。6.负责监督护士做好院内感染监测,做好导管室无菌监测(空气、无菌物品、手等),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按照规定进行毁型处理。7。负责指导各类物资的管理,包括各种介入耗材、器械、药品、敷料、被服、表格等领取保管工作,出入账目要清楚。8.定期召开全科护理会,定期总结工作,并向有关领导汇报,共同研究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寻求上级支持和帮助。9.督促护士做好自身防护工作,解决或反映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发挥积极性,调动主观能动性,注意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四、介入手术室护士职责1。手术日8:30入介入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如:清点药品,包括:抢救药品、术中常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