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暗挖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一、洞口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洞口开挖及支护前,应先清理洞口上方及侧方可能滑坍的表土、灌木及碎石注意坡面的稳定情况,每次开工前、收工后,对坡面、坡顶周围认真检查。对有裂隙和塌方现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理。开挖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防止因开挖不当造成坍塌,坚决禁止掏底开挖。(2)挖机、风钻等常用施工机械及机具在操作和使用时,应检查和观察其安全性能和安全状态。(3)洞口开挖作业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网及人员专用上下通道。(4)洞口段土石方开挖时,洞口土石方施工时,要做好截、排水工作,并随时注意检查,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通畅,并与原有水系相连通。(5)在岩石破碎土质松软地段,开挖面不能太大,不能暴露太久,及时进行防护处理,防止坍塌伤人。(6)做好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工作,保证道路畅通,防止发生机械碰撞、翻机、翻车及伤人事故。二、明洞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作业车台下应留足净空,并设明显的限界及缓行标志。(2)作业平台应设栏杆,结构稳固,满铺底板,防滑、无露头钉子。(3)2m以上的作业应按高处作业处理。(4)检修混凝土、压浆机械时,应停机切断风源、电源。(5)明洞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不得对衬砌产生偏压,明洞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其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大于0.5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应立即分层满铺填筑至设计高度。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1)脚手架搭设①脚手架搭设前,已按脚手架的设计及使用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指导书。②脚手架都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规定进行设计、施工;严格履行方案的设计审批、验收程序;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和管理。不准随意修改和变动其结构。③脚手架都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设计施工都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编写设计计算书,对脚手架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进行计算,并按规定审批。④脚手架搭设人员都是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施工前都对现场搭设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对没有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上架作业。⑤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等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构配件。严禁不同材质和不同规格的材料、配件在同一脚手架上混用。严禁使用变形或校正过的材料作为立杆,严禁使用滑丝扣件。⑥因施工需要,增设临时悬挑式平台(如悬挑式操作平台等)时,都对脚手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重新进行复核计算,在确保安全并经批准后执行。⑦脚手板铺设都遵守下列规定:A、在人员经过的地方脚手板都满铺、铺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B、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C、对头搭接时,架设双排小横杆,其间距不大于20cm,不得在跨度间搭接;D、在架子的拐弯处,脚手板都交叉搭接;E、脚手板的铺设必须平稳,绑牢或钉牢,脚手板垫木都用木块,并且钉牢。⑧脚手架在投入使用前,由技术、质量和安全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办理签证手续(必要时可通过承载试验来检验)。搭设高度大于50m(含50m)或有特殊要求的脚手架,还都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技术论证。满足搭建结构、安全防护和承载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⑨施工脚手架的验收以设计和相关规范为依据,逐层、逐段进行,验收的主要内容有:A、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B、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撑、间距、走道、爬梯、栏杆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C、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采用扭力扳手检测各杆件连接和结构固定部分是否牢固。D、大型脚手架的避雷、接地等安全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有效。E、脚手架的基础处理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2)脚手架的使用及维护①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检查验收、或在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整改完成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严禁投入使用。②在脚手架的位置处悬挂醒目的警示牌,注明脚手架通过验收的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脚手架上的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③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定期检查和班前检查。如遇大风、大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对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