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渣压力焊工艺试验报告一、概述(1)二、试验依据(1)三、焊接准备(1)四、焊接操作(2)五、质量标准(7)六、施工注意事项(8)七、附件(9)1澧河渡槽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试验报告一、概述澧河渡槽退水闸闸室上部结构以及降压站管理用房等部位的框架结构柱和门库结构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其钢筋型号主要有Φ18、Φ20、Φ22。为了更好的给现场焊接提供技术服务,控制焊接质量,我标对焊接进行工艺试验,以确保钢筋焊接质量。二、试验目的1、检验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2、确定配备机具、材料的规格型号;3、确定焊接工艺过程中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通电时间,拆除焊具时间,二、试验依据1、招标文件以及设计图纸要求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XX年)3、与本工程施工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三、焊接准备1、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2、钢筋焊接前对焊接部位进行清理,用锉刀、纱布、钢丝刷等工具,在焊接范围内清除铁锈、油质、氧化皮等污垢,使之呈现金属光泽。3、焊机型号:BX1-630电焊机。4、焊接材料:焊剂型号HJ431A,并有出厂合格证。15、工作电压:380V,三相电,电流调节范围为:100~500A。6、人员:电焊工1名、电工1名、技术员1名,其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证。7、焊接试验场地位于退水闸管理用房施工现场,现场要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等事故。四、试验流程1、工艺流程: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焊剂盒、填装焊剂→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2、电渣压力焊的工艺流程:闭合电路→引弧→电弧→电渣→挤压断电。五、焊接方法1、检查设备、电源检查设备、线路有无变形、损坏,电源采用工地系统动力线路,电源电压380V。2、钢筋端头制备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的弯折、扭曲直接切除,杜绝使用捶击矫直。3、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夹具的下钳口夹紧于下钢筋端部的适当位置,一般为1/2焊剂罐高度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掩埋深度。上钢筋2放入夹具钳口后,调准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轴状态,方可夹紧钢筋。钢筋一经夹紧,严防晃动,以免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4、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夹具安装好后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焊剂采用HJ431A。5、闭合电路、引弧通过操作杆和操作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引弧可采用直接引弧法,或铁丝圈(焊条芯)引弧法。当焊接电流较小,钢筋端面较平整或引弧距离不易控制时,宜采用铁丝圈或焊条头引弧法,铁丝圈采用直径0.5~1.0mm退火铁丝,圈径不小于10mm。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采用直接引弧法,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为2~4mm引弧这种过程很短,可以多次把上钢筋移下与下钢筋短接后再提起,达到引弧目的。6、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借肋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7、电渣过程渣池形成一定的深度后,转变为电渣过程,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迅速下压上钢筋,使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熔化。38、挤压断电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同时切断焊接电源。9、回收焊剂、卸下夹具接头焊毕,停歇20~30s,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10、质量检查夹具拆除后,检查接头轴线有无偏移、弯折,咬边未焊合等现象,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检查无误后进行强度检验。六、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电渣压力焊的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压、焊接电流、通电时间,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参考下表。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钢筋直径(mm)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焊接通电时间(S)电弧过程U2.1电渣过程U2.2电弧过程t1电渣过程t218250~30035~4518~2215520300~35017522350~400186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进行自检,当发现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