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玻璃器皿导学教案教学目的:通过《色彩静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色彩静物玻璃器皿的基本技法和材料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课程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色彩静物玻璃器皿的作画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掌握色彩语言的表现能力,从而学好色彩写生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如何以色彩来进行塑形和表现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色彩、肌理和笔触对形体进行塑造2、如何表现画面色调教学内容(理论讲述、实践辅导):第一节色彩静物写生实践及风格画分析一、理论讲述1、色彩画面需具备的素质1.1画面构图完整合理构图也就是水粉静物写生的第一个步骤“起稿”。就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作者的表现意图。构图要有美感意识,不仅仅是满足于把静物描下来,而是要有一种追求美的心态来对待构图,找适当的角度,想方设法把平凡的对象布局好,使构图给人以美感。在静物写生中最常用到的就是三角形的构图,三角形的顶点就是一组静物中的主体物,一般来说主体物的形体较大,占构图的主要位置。三角形的构图尽量要避免等腰三角形分割画面,并不美观。一幅画构图完整,不过于空旷、不过于塞满、不过于呆板、不过于零散、不偏移、不分割的画面,才符合美的规律。1.2色调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水粉静物写生的第二个步骤“铺色”的关键,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把握主调倾向,营造出画面的色彩环境。静物色调基本是由光源色、物体固有色、环境色构成。要明白色调的成因,不少初学者为追求色调的统一而将画面几乎画成单色调,或小心翼翼的涂色调,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见,不敢大胆作画。一般来说,一组静物中,哪些色块面积占优势就有什么样的色彩倾向,明白色调的成因后,要心中有数地处理各种色调,并相信自己的观察,尊重客观对象大胆作画。1.3物体塑造生动准确塑造阶段包含了色彩静物写生最后几个步骤:具体塑造、细节刻画、以及最后的调整、完成。水粉画颜色有较强的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忌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在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a.从整体到局部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画b.从薄涂到厚画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的层次和厚重效果。c.从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所以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然后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d.形色结合色彩是抽象的,只有附着在具体的物体上面才会有特定的形状与质感。这些形状与质感发过来更加强了色彩本身的力量。所以要在明确构图和色调之后对景物进行深入的塑造。在塑造过程中可以尝试锻炼自己对技法的熟练掌握,丰富表现细节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深入塑造来更好的体会对象,使学生学会更加单纯的观看。要在向自然与生活学习的过程中摸索出自己的艺术道路,而不是反复停留在概念的笔触与空洞的大效果中。1.4空间感表现到位水粉静物写生中空间感表现的要到位。首先,需要画面中合理的构图,符合美的规律。其次,要符合透视关系,,还要将物体的体感表现充分。正确的用色彩处理好静物的明暗交界线、高光、色彩与明暗层次、物体的轮廓即边缘和笔触。再就是靠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等微妙的差别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一般来说前面的物体色彩偏暖,后面的物体色彩偏冷;前面的物体明度、纯度都要高于后面的物体。另外,静物写生不同于风景,其表现范围是有限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