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网络优秀教案2.2合理利用网络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是“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2.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学生在第一框已经学习了网络是把双刃剑享受现代文明网络带来的快乐,本框题主要是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把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处,同时也为下一课的内容做准备,从情感氛围知识角度做铺垫。二、学情分析:作为八年级学生小学和初中的班会课上都受过一系列的网络教育,对于网络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中学生受年龄的限制经验不足,同时又辨别是非能力差,可能会受一些不良诱惑的影响出现思想偏差,从而导致“精神缺钙”。通过本节课,引导中学生养成文明上网、依法上网的好习惯;明确上网目的,养成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是教师的必要工作之一。第1页共14页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辨别网络利弊,理性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规则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2.能力目标提高媒介素养能力,具有对网络的辨析能力,能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3.知识目标信息节食,理性辨析网络谣言。了解有关于网络的道德与法律知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教学难点:辨析网络利弊,恪守网络上的道德与法治。提高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能力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1:运用你的经验设计意图:通过奶奶和爸爸的观点对比,引导学生明白网络的利弊,从而引出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过程:(1)展示活动内容第2页共14页(2)讨论、交流: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是片面的。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又有弊。奶奶只看到网络的弊,爸爸只看到网络的利,都不全面。)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②传播网络正能量)(3)小组讨论,代表交流(4)归纳总结:(一)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媒介素养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第3页共14页活动2:探究与分享设计意图:启发学生选择有利的网络信息,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中合理利用网络,学会休息节食。活动过程:(1)活动内容和要求呈现(2)交流分享: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图片中的问题?网络还给你带来哪些困扰?(3)归纳总结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相关链接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权威数据第4页共14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针对“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研究”课题的调查,青少年上网时间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有近半数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