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本工程水系工程主要包括:石槽喷泉、涌泉水井、喷泉水池、小拱桥、循环泵坑、喷泉小泵坑等。1、测量控制⑴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助下,由勘测设计单位将测设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主要建筑物轴线方向桩和起点、工程地形图等有关测量数据向项目部交底,现场交接各类控制点,并对图纸设计控制点进行复查和校测,并补充不足或丢失部分。⑵根据勘测阶段的控制点,项目部技术人员建立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控制网,对三等以上精度的控制网点以及各构筑物轴线标志点处设固定桩,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在构筑物轮廓线以外,不妨碍施工,引测方便。②不发生塌落、变形的土层。⑶在开挖和填筑过程中,定期进行纵横断面坡度测量,并将施测成果绘制成图表,计算出有效方量,方量计算误差不得大于5%。⑷施工期间所有施工放线、坡度、工程量、竣工等测量原始记录、计算成果和绘制的图表,均及时整理、校核、分类、整编成册,妥为保存。工程全部完工后,项目部负责将上述资料及地面控制网点全部移交监理工程师。2、填挖、整形及运输⑴开挖前布置好临时道路,并结合施工开挖区的开挖方法和开挖运输机械,规划好开挖区域的施工道路。⑵根据各控制点,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法。开挖必须符合施工图规定的断面尺寸和高程,并由测量人员进行放线,不得欠挖和超挖。⑶本工程开挖面积不大,挖深量不大,采用中型挖掘机较合适,故选用1台挖掘机进行挖土,同时配备1台推土机1台装载机和2辆自卸汽车进行土方的装运。⑷开挖过程中要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⑸设计边坡开挖前,必须做好开挖线外的清理、加固工作。⑹开挖时遇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对于开挖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现象,采取暂停施工和应急抢救措施,并做好处理方案,做好记录。⑺垫层主要采用碎石材料较多,厚度15cm。⑻修帮和清底,为不破坏基础土壤结构,在距池底设计标高15cm处预留保护层,采用人工修整到设计标高并满足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3、构筑物工程做法⑴石槽喷泉工程:15cm厚碎石垫层;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30cm厚C30混凝土池壁;池壁贴20mm厚花岗岩板,20mm厚防水砂浆结合层。⑵涌泉水井工程:15cm厚碎石垫层;C30混凝土水井筒;10mm厚沥青卷材防水层;聚氨脂防水涂料两遍;池壁贴30mm厚文化石板,10mm厚防水砂浆结合层;30mm厚青石板压顶,10mm厚防水砂浆结合层;井底铺自然卵石。⑶喷泉水池工程:15cm厚碎石垫层;C30混凝土水池;10mm厚沥青卷材防水层;聚氨脂防水涂料两遍;10mm厚防水砂浆找平层;池壁贴30mm厚花岗岩板,10mm厚防水砂浆结合层。⑷小拱桥工程:C30独立基础;C30柱、梁、拱板;木扶手栏⑸泵坑:15cm厚碎石垫层;C30混凝土泵坑;10mm厚沥青卷材防水层;聚氨脂防水涂料两遍;10mm厚防水砂浆找平层。4、构筑物土建主要施工方法⑴池坑土方开挖:开挖基坑时,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⑵碎石垫层:15cm厚碎石垫层施工前,对基坑进行原土夯实,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碎石级配良好,能够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⑶C10混凝土垫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可在碎石垫层中打入小木桩,拉水平标高线在木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记(间距2m左右)。在级配碎石基层上可抹100mm×100mm,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墩上平为垫层的上标高。铺设混凝土前先在基层上洒水湿润,然后从一端开始铺设,由一端退着操作。振捣: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20cm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墙上水平标高线及找平堆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7d。⑷钢筋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