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件•引言•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经济学•供给侧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目录contents01引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用途上的分配和利用。它主要关注的是价值判断、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它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分析和解释,探寻经济规律,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经济学的重要性01经济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02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现象,预测经济趋势,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经济学流派概述经济学流派是指在经济思想、理论和方法上具有独特观点和倾向的学术团体或个人。经济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不同的流派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上存在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经济学思想。02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简介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起源,代表了早期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古典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经济学流派奠定了基础。亚当·斯密与自由贸易理论010302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自由贸易理论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这样可以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自由贸易理论后来被发展为比较优势理论,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大卫·李嘉图与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1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之一。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23比较优势理论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03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简介核心概念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边际效用和供求均衡,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起源新古典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研究方法采用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注重定量分析和演绎推理。边际革命背景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在德国兴起,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核心思想边际效用学派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边际效用,认为市场价格是由消费者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决定的。影响边际革命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经济学从静态和历史的研究方法向动态和抽象的研究方法转变。供需理论定义供需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如何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决定的。供需法则供需法则指出,当供给与需求平衡时,市场价格会稳定在某个水平上。如果供给不足,价格将上涨;如果供给过剩,价格将下跌。应用供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市场现象和政策制定中,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04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简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其核心是关注总需求管理,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来刺激总需求,进而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01020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存在缺陷,在经济下行时无法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因此需要政府干预来刺激总需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对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其他著作。01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总需求理论,认为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总供给则由劳动力和资本存量决定。02凯恩斯认为,在经济下行时,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导致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失业率上升。此时,政府应该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