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推测、推理等活动发觉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明白得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看、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3.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爱好,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明白得规律的含义,把握找规律的差不多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觉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预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明白得规律(一)生活引入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你们打算如何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呢?1.学生交流汇报2.老师的方法也和大伙儿的差不多(出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漂亮吗?3.请大伙儿认真观看: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差不多上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如此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5.教师说明:一样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显现3次),我们就能够称为有规律的排列。(二)点明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最简单的规律(颜色)引入,让学生直观感受、明白得规律的含义,为后面的“找”规律的教学打好基础。】二、引导探究,查找规律(一)查找彩旗的排列规律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看,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2.说一说:(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律来排列的。(2)教师提问: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显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显现重复。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差不多上如此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呢?③这一组中的第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4.画一画:你能按照彩旗的排列规律再连续画出如此的一组吗?【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小旗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旗子在彩旗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关于规律的明白得,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二)查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1.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组重复部分。2.说一说:(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分别是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2)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是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分别是什么?专门强调:灯笼是三个为一组。(三)反馈练习1.摆一摆:你能用手中的小花,按照书上的规律再摆出4个来吗?2.补一补:课件出现小朋友的排列图,从中去掉3个小朋友,让学生将空缺的人补上去。3.涂一涂: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规律来涂色,完成P85的“做一做”。4.我来摆,你来说规律:让学生每两个人一组,一人利用学具有规律的摆放,另一人说出规律(一人摆一次,说一次)。【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关心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并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看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与明白得。】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一)出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看:1.说一说:(1)你发觉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觉: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能够用数字表示出来。2.试一试:(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2)完整出现例2的第(1)题: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得: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因此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