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成绩忽高忽低,让人心焦!如何应对?高中三年,高三是最关键的,这一年中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在正常不过了,即使是学习再好的考生,成绩也会有波动,而每次的波动,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考生的情绪。尤其是近期的期末考试,因其意义深远,更容易影响考生和家长的情绪,那么,如果出现成绩波动,考生和家长都该如何处理?成绩波动出现的原因首先,需明确高三期间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普遍的现象。考生成绩不稳定主要表现有两个:分数不稳定和排名的不稳定。分数不稳定一般是由试卷的难易程度和考生复习效果决定;考生排名不稳定一般是全体考生成绩水平控制,从客观程度上来说,考生个人比较难把控,所以会出现恐慌心理。高三生成绩不稳定是正常、普遍的现象。除非极少数学生的排名,始终在年级特别靠前或特别靠后的位置,其他大多数的考生的成绩如果始终处于中间某个位置,这样成绩太稳定的学生,他的学习情况应该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说明他在学习上是没有进步的。对于一些成绩优秀的考生,甚至是常占年级前几名的考生,在高三一年中,他们也会偶尔考砸一两次。因为谁都很难保证自己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发挥出最佳的状态。特别对于重点中学的考生来讲,谁又敢肯定自己有这个“绝对的优势”呢?其次,分析有哪些因素能导致高三学生成绩不稳定。一般有以下几个因素:(1)高三生应试状态不稳定很多高三生“挑灯夜战”,造成身心疲惫。在心理上,很多考生都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对自己希望过高,或者是外界的压力太大,在考试中背着心理的包袱,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考试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又或者身体状态不理想的话,如感冒、痛经,考试成绩不理想自然是很正常。所以不要过于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参加高考的必备条件。(2)知识点、题型方面的原因基本上每个高三生都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即便是擅长的科目,也有比较薄弱的知识板块。如果某次考试刚好考察到的是高三生不擅长的知识板块,可能成绩会不理想。这时你需要注意的是,明确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时补救!就算是知识点都很熟悉了,也要看题型。考试的题型和平时练习的题型是有差别的,平时练习的题型一般趋向于比较直观的、经典的,而考试的题型会出现创新的类型,在知识考察方面也没那么直观,很有可能绕的弯比较多,一下子没看出来,会出现不会做,或者做不完的情况。(3)对考试认识不足有些高三生容易出现上次考试成绩很好,下次考试成绩落后很多的现象,这部分高三生很有可能是因为某次考试考得稍好一些就沾沾自喜,在接下来的备考中疏忽,特别是对一些事情想当然,觉得自己在下一次考试中应该不会存在问题,结果由于自己的疏忽,在下次考试中成绩一落千丈也是常有的事情。如何应对成绩波动从考生的角度上来看,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排名仅仅只是参考,更要学会从考试中总结出现的问题。(1)排名仅仅是参考,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一些考生看到自己某次考试没有考好,情绪低落,甚至失去信心,考生应该相信自己,因为高考题型是有限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同时还有时间去调整。(2)学会总结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这个道理每次考试前后提及到,可是现实中多数学生拿到成绩后的表现可看不出是自我完善之后的那种静心、理性、更有效率的学习。而是一种焦虑、急躁、甚至对自己失望。当然这样的“靠后综合症”仅仅持续了几天时间,他们又被卷入都茫茫的备考大军中去了,依然没有效率,甚至盲目的复习,随波逐流,甚至迷失了自己,这样一来,一直到高考,都是这样循环着——学习——紧张——考试——失落——学习——紧张——考试——失落......失落。对于考生这种情况,小编建议这样来做,建议家长转给自己的孩子看看!建立高考备考日志一份完整的《备考日志》需要解决6大问题:(1)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你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有的学生越到临近考试,越紧张,甚至在考上外还加班加点的看书,打算考试的时候能对到一些题目,心理不断的暗示自己”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其实抱有这样想法的人,往往都是对自己丢失信心。有的考生考试之前盲目的士气高涨,觉得:”反正考试还没有考,什么都可以发生,我这次考试肯定能打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