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群强化核酸检测工作流程说明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以坚定意志和坚决行动,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争取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决定对全市重点人群定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持续做好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工作对13类“应检尽检”重点人群,继续按原管理途径做好定期核酸检测工作,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13类人群如下:1.密切接触者(包括密接的密接);2.入境人员;3.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包括保洁人员、保安人员等);4.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市来返人员;5.监所工作人员和新收被监管人员;6.养老和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7.隔离场所工作人员;8.航空、海港口岸场所内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相关人员;19.负责闭环转运和集中隔离入境人员等相关工作的人员;10.涉及进口冷链食品查验、装卸、运输、贮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工作人员,涉及其他进口货物、入境旅客行李等物品查验、装卸等环节工作人员;11.春运期间农村地市返乡人员(跨省份返乡人员、省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等);12.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返乡重点人群;13.农村需排查和协查工作人员、网格管理人员。二、开展其他重点人员核酸抽检工作在规范做好定期核酸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扩大检测对象覆盖面,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抽检工作,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敏感性。(一)抽检人群范围1.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公共交通及长途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包括出租车、网约车、集卡车、长途客运车等);3.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影剧院、健身运动场所(馆)、网吧、饭店(餐馆)、宾馆(民宿)、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KTV、洗浴场所,理发店、剧本杀、密室逃脱、艾灸馆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4.学校、教育行业工作人员(含在校教师、各类培训机构教师、工勤2人员);5.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单位、邮政快递业等从业人员;6.建筑业及重大项目等从业人员;7.旅游景市工作人员;8.城乡接合部居住人员;9.机场和港口码头周边街道、社市工作人员。(二)核酸抽检频次和人员比例1.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每2周抽检1次,按照10:1混检方式进行检测。抽取应检对象的10%进行检测,每半年实现人群全覆盖。2.I级、Ⅱ级应急响应状态下,根据疫情形势增加抽检频次和人员比例。(三)职责分工1.市卫生健康局:负责配置全市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机构和采样机构。检测机构为市人民医院、市第二医院、市第六医院、市眼科医院、市第三医院、明州医院、美康医学检验所;采样机构为20家医共体分院和4个核酸采样综合服务点;2.市委组织部(直属机关工委):负责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抽检组织工作;3.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负责全市公共交通及长途运输行业(包括出租车、集卡车、长途客运车等)从业人员以及邮政快递从业人员3抽检组织工作;4.市教育局:负责辖市学校、教育行业以及在市高校工作人员(含在校教师、各类培训机构教师、工勤人员)抽检组织工作;5.市经信局、市商务局:负责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抽检组织工作;6.市住建局:负责建筑业及重大项目等从业人员抽检组织工作;7.市文广旅游体育局:负责景市景点、星级宾馆、市属文体场所等工作人员抽检组织工作;8.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所辖农贸市场等场所从业人员抽检组织工作;9.各镇(街道、园区):负责属地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影剧院、健身运动场所(馆)、网吧、饭店(餐馆)、宾馆(民宿)、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KTV、洗浴场所、理发店、剧本杀、密室逃脱、艾灸馆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城乡接合部居住人员,社市工作人员抽检组织工作。三、重点人员检测组织管理(一)人员排摸各有关部门和区、镇(街道)依据职责通知管理对象所在单位,要求落实专人进行底数排摸,形成重点人员信息表,包括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和工作单位等。在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