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工程方案阶段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基于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TJ08-2143-2021编制)一、设计依据: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TJ08-2143-2021;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1;1.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JGJ/T229-2021;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5、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21;1.6、其他国家、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和规定;二、工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分析;2.1.工程特点及根底条件:结合规划方案描述工程特点〔如区位及地理条件、场地类型、建筑功能、建筑规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描述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保护建筑、文物古迹、古树苗木及绿化景观等〕、可转化利用的天然资源〔如光能、风能、地热、天然水系等〕、可利用的城市公共根底设施(如城市公共交通、市政配套)。。。2.2、工程绿建要求:按照当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意见,有关法规、及控修规的要求描述工程绿建要求。三、拟在本工程中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备注:请根据工程绿建目标合理增减,下述并非全部需要)本着“被动优先、主动优化、节资高效、舒适健康〞的技术策略,集成成熟适用先进技术,对工程实施技术筹划与预评估,本工程拟按照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拟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如下:四、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评估:基于工程根本概况,结合以上绿色建筑技术策略,按照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相关标准,本工程满足星级绿色建筑目标。工程评估见下表***星级局部一般项〔设计35项、运营45项〕等级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设计★★★★★★456运营456设计579运营579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设计345运营34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设计234运营567室内环境质量设计345运营345运营管理设计233运营456优选项〔设计10项、运营13项〕设计58运营610五、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技术措施:〔一〕建筑专业:(备注:请根据工程绿建目标合理增减,下述并非全部需要).精品文档1、场地规划:总体规划建筑容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符合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工程选址意见书等的意见及要求。总平面布局防止污染排放物的建筑或场所为对环境正常使用产生影。2、改善室外声、光、热、风环境质量的措施:******〔提供总平面日照、风、声、光、热模拟分析图〕;3、场地交通组织、利用场地周边公共交通设施的设情况:本工程基地内道路系统通畅便捷,满足消防、救护及减灾等要求。本工程基地所在地区附近有/无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基地人行出入口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本工程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并与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设施连接。5、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及指标;本工程建筑设计按照被动措施优先的原那么设计建筑形体和朝向,并通过相应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本工程采用保温系统。节能相关的指标符合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关规定。外墙采用浅色饰面材料,东西向外墙外外表和屋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不大于0.6。6、建筑遮阳:******(描述建筑遮阳的形式和部位。)7、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本工程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等级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标准】要求。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需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标准】的规定。本工程室内空气环境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要求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氨、氡和TVOC五类空气污染物浓度。8、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措施;本工程主要功能房间优先利用自然通风。其采光系数标准值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本工程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设置有可开启局部或通风换气装置。过渡季节典型工况下,90%以上靠外墙布置的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提供标准层采光分析图。)9、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本工程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地的面积之比为:%,且大于5%;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之比为:%;地下室主要功能为:。10、可开放使用的公共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