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地下室渗漏治理方案,主要用于地下室及地下停车场。由于根底产生不均匀沉降与位移,使变形缝(伸缩缝)墙体、底板与顶板及穿墙管部位产生大量漏水,因此必须尽快采取快速有效的防水堵漏措施,使建筑物地下室到达滴水不漏,以满足使用的要求。二、施工缝(变形缝)渗漏治理方案1、施工缝渗漏情况分析地下工程施工缝(变形缝)是极易产生漏水的特殊部位,漏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工程变形过大,超过允许变形范围,主要是热胀冷缩及根底的不均匀沉降。(2)地下室变形缝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快速位移,引起橡胶止水带的损坏。(3)由于浇捣混凝土时没有到达密实程度,产生了疏松,狗洞、蜂窝等现象,形成了渗漏水的通道。(4)橡胶止水带硫化不完全,时间久后产生老化断裂,或在施工时被钢钎凿坏。第1页伸缩缝一旦渗漏,即说明整个止水带失效,因此必须进展全面全缝周长的渗漏治理才能有效。2、防水堵漏方案根据上述渗漏原因分析,本防水堵漏方案采用先注浆止水,后用高分子密封材料柔性保护,最后采用刚性保护的措施。防水堵漏方案如下:(1)清理基层:将伸缩缝中原有材料及杂质去除到规定深度(一般为7~10cm深),用水冲洗干净。(2)固定注浆通道及注浆管:用快速堵漏剂(液体、粉状均可)拌与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定注浆通道—PE泡沫条,在固定PE泡沫条时,每相隔50cm左右埋设一根注浆管。注浆管采用Ø10~13mm的耐压橡胶软管,该管既作为引水管又作为注浆管用。(3)注浆堵漏:从底部开场注高分子注浆材料—注浆堵漏王,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之间,待注浆的旁边一孔冒浆时可停顿注浆,关闭阀门,第2页再从另一孔注浆,然后依次循序进展,待全部注浆完毕后观察有无渗漏,如个别地方仍有渗漏可以从最近一孔补充注浆直到不漏为止。(4)割注浆管:注浆24h后在确认无渗漏的情况下,割掉所有注浆管,用喷灯烘干界面。(5)清理界面:用钢丝刷清理杂质及由于喷灯烘烤时产生的表皮杂屑。(6)施工柔性材料:在缝内施工50~60mm厚PG321双组份聚硫密封剂,外贴T型宽300mm、厚20mm双组份聚硫密封剂。待聚硫密封剂固化后,用抗压密封剂作为最后一道半刚性保护层。处理部位如下列图:第3页三、裂缝渗漏治理方案首先需要对裂缝渗漏部位进展防水注浆堵漏,然后进展双组份聚硫密封剂作柔性防水密封层,再次进展抗压密封剂刚性防水保护层施工。防水堵漏、构造加固施工程序如下:1、先将施工缝处凿一条深70mm,宽60mm的“V〞型缝,用水冲洗干净。2、固定注浆通道及注浆管用快速堵漏剂与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定注浆通道PE泡沫条,在固定PE泡沫条时,每隔50cm左右埋设一根注浆管,注浆管采用Ø10~13mm的耐压橡胶软管,该管已作为引水管又作为注浆管用。3、注浆堵漏止水与聚硫柔性密封防水施工从一侧开场注高分子注浆材料—注浆堵漏王,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之间,待注浆的旁边一孔冒浆时可停顿注浆,并关闭阀门后再从另一孔注浆堵漏,然后依次顺序进展,待全部注浆完毕后观察有无渗漏,如个别地方仍有渗漏可以从最近的一孔补充注浆直到不漏为止。割管后再做PG321双组份聚硫密封剂施工。第4页4、刚性保护层施工当防水堵漏注浆后,裂缝不会再产生漏水情况,但是构造的强度没有得到提高,必须采用抗压密封剂加上各种添加剂、活性剂、助剂制成一种高强度、低粘度的构造加固材料,当该材料固化及到令期后可产生大于C30的构造强度,使上下混凝土板连成一个整体,到达长期整体工作的目的。五、大面积(蜂窝)渗漏治理方案1、面层法:适用于构造的大面积渗漏水治理。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大面积渗漏水治理无法迎水面进展,只能在背水面处理,故在施工前,应进展引排水,以防止新做的防水面层被有压水冲坏。面层法具体作法为:选择漏水量集中部位,开洞埋管使水从导管流出。根据漏水量大小,可于一处或多处埋管引水,找不到漏水点时,可在墙体下部埋管引水。然后在不漏水部位按照材料使用要求,大面积涂抹聚第5页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需分层抹压,顺序为防水素浆—防水砂浆—防水素浆,最后拨管堵水。对于混凝土轻微渗水,可用抗压密封剂涂抹在混凝土外表,用刮板施工,一般施工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