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第一框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思维的含义1.理解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2.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什么是思维3.人类思维的方式主要有哪些类型?4.把握这些思维方式有何意义?二、思维的特征1.思维的间接性⑴什么是思维的间接性?⑵为什么思维具有间接性?⑶思维的间接性有什么作用2.思维的概括性⑴什么是思维的概括性?⑵思维的概括性有什么作用3.思维的能动性4.什么是正确的思维?什么是错误的思维?5.思维与实践的关系第二框思维形态及其特征一、思维的基本形态1、原因:2、多种类型思维形态的分类:(1)从思维的方向看: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2)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3)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4)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不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基本形态)二、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1.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征(1)基本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2)主要特征:概念性、推导性、严谨性2.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征(1)基本思维形式:感觉、知觉、表象(2)主要特征: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第一框“逻辑”的多种含义一、“逻辑”的不同用法1.“逻辑”是四种主要含义是什么?“规律”、“逻辑规律与规则”、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逻辑学”2.“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1.什么是狭义的逻辑学?什么是广义的逻辑学?2.什么是推理?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什么?3.什么是论证和论辩?1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是什么?第二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是什么?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3.同一律的要求是什么?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5.运用同一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是什么?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3.矛盾律的要求是什么?4.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5.运用矛盾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是什么?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3.排中律的要求是什么?4.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5.总结: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第一框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科学思维的含义1.什么是科学思维?2.科学思维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正确思维的条件)二、科学思维的特征1.科学思维的特征有哪些?⑴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⑵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⑶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第二框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一、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1、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2、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3、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政治素养意义1、从思想觉悟层面看:2、从实践层面看:3、结论总结:2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第一框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含义1.事物的属性及分类是什么?2.什么是概念?概念具有什么性质?3.概念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概念与词语有什么关系?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概念的内涵?3.什么是概念的外延?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关系?5.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有哪些?6.什么是相容关系?7.什么是不相容关系?第二框明确概念的方法一、明确内涵的方法1.明确内涵的方法是什么?2.什么是定义?定义的构成是怎样的?下定义的方法是什么?3.下一个正确的定义的要求是什么?二、明确外延的方法1.明确外延的方法是什么?2.什么是划分?划分的构成是怎样的?3.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是什么?4.正确把握概念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第一框判断的概述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什么是判断?2.判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什么是真判断和假判断?3.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及两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如何表达判断?判断与语句的关系是怎样的?2.判断的类型有哪些?第二框正确运用简单判断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是什么?2.什么是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