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考前回扣 专题四 四类区域发展问题 微专题15 流域的综合开发-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考前回扣 专题四 四类区域发展问题 微专题15 流域的综合开发-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3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考前回扣 专题四 四类区域发展问题 微专题15 流域的综合开发-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3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考前回扣 专题四 四类区域发展问题 微专题15 流域的综合开发-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3
微专题15流域的综合开发回扣导图河流综合开发区域典型地区考点内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湄公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伏尔加河流域莱茵河流域(1)流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2)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原因(3)流域内的资源状况(4)流域内水能开发条件和河运条件评价(5)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特点、产生问题及解决措施(6)流域内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区。读“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积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回答1~3题。1.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2.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A.全年变化不大B.全年都快C.汛期变快D.非汛期变快3.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A.上游植树造林B.上游水土保持C.下游修建水库D.下游疏通河道答案1.C2.C3.C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影响泥沙淤积的人类活动。第1题,渭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最多的月份是7~9月,此时侵蚀能力最强,河流含沙量大,A、B、D错。第2题,渭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所以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全年变化大,A错。只有汛期河流流量大,流速快,冲淤速度变快,其他时间慢,C对,B、D错。第3题,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都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导致河流含沙量变小,不是加速淤积的活动,A、B错。下游修建水库导致泥沙在库区沉积加快,C对。下游疏通河道,水流通畅,沉积减少,D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滇池流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沿岸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作为我国六大淡水湖之一的滇池饱受污染之苦,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目前,湖底存有淤泥8000万m3~1亿m3,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下图是历史上滇池水域的变迁图。据此完成4~6题。4.据图判断,滇池湖水较深的区域可能是()A.西南部B.西北部C.中部D.东部5.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①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②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③大气干湿沉降,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④湖底火山喷发物淤积⑤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6.目前,滇池外海淤泥疏浚三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该工程的意义有()A.使滇池的发电能力增强B.利于改善滇池水质,消除富营养化C.增加了滇池的通航能力D.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答案4.A5.B6.D解析本题考查湖岸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开展淤泥疏浚工程的意义。第4题,根据图中湖岸线变化,宽度越大,说明湖水浅,反之表示湖水深。所以最深的区域可能是西南部,A对。第5题,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①对。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②对。大气干湿沉降,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③对。湖底火山喷发物形成岩浆岩,不是淤泥,④错。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堆积,⑤对。第6题,根据材料,淤泥太多,导致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所以滇池外海淤泥疏浚工程的施工,主要意义是改善滇池水质,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D对。发电、通航不是滇池的主要功能,A、C错。能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是消除,B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考前回扣 专题四 四类区域发展问题 微专题15 流域的综合开发-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