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仿真适应性训练(一)(限时:6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其能量越小B.在核反应中,比结合能较小的原子核转化成比结合能较大的原子核才会释放核能C.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D.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辐射出的光恰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的光也可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解析:选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原子核较近的轨道上时,能量减小,减小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故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其能量越大,A错误;在核反应中,由比结合能较小的原子核转化成比结合能较大的原子核才会释放核能,B正确;β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C错误;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E1=-3.4eV-(-13.6eV)=10.2eV,恰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的光子的能量E2=-1.51eV-(-3.4eV)=1.89eV,故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2.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且为1N,则()A.0~1s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第3s末,物块的速度最大C.第9s末,物块的加速度为零D.第7s末,物块的动能最大解析:选D在0~1s时间内水平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物块处于静止状态,选项A错误;1~3s物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3~7s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第7s末,物块的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选项B错误,D正确;第9s末,物块水平方向只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故加速度不为零,选项C错误。3.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举办的消息,吸引了大量爱好者投入到冰雪运动中。若跳台滑雪比赛运动的轨迹可近似看成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甲运动员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平台飞出,轨迹为图中实线①所示,质量比甲大的乙运动员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点飞出,则乙的运动轨迹应为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A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y=gt2,在水平方向上有x=v0t,解得y=x2,说明以相同初速度从同一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其运动轨迹与质量无关,故乙的运动轨迹仍是实线①,故A对。4.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存在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坐标轴上有A、B、C三点,OA=OB=BC=a,其中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O点和C点的电势相等,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电荷Q位于O点处B.O点电势比A点电势高C.C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D.将正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电势能一直减小解析:选C因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O点和C点的电势相等,故A、B到点电荷的距离相等,O、C到点电荷的距离也相等,则点电荷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错误;因点电荷带正电,故离点电荷越近电势越高,故O点电势比A点低,故B错误;由图可知点电荷与C点的距离rC=a,根据E=k,得EC=,故C正确;由图可知,将正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电势先升高再降低,故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故D错误。5.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通过单刀双掷开关改变,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在变压器原线圈a、b两端加上一峰值不变的正弦式交变电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将S1从1拨向2时,电流表示数变小B.只将S2从3拨向4时,电流表示数变大C.只将R的滑片上移,R1的电功率变大D.只将R的滑片上移,R2的电功率变小解析:选D根据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U2=,只将S1从1拨向2时,原线圈的匝数减少,所以副线圈上的电压增大,副线圈上的电流增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A错误;只将S2从3拨向4时,副线圈的匝数减少,所以副线圈上的电压减小,副线圈上的电流减小,所以电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