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课件目录•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典型材料的强度分析•强度理论的工程应用材料力学基本概念01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应力的定义01应力是物体内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物质量,以单位面积上的力表示。应变的定义02应变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量,通常用长度的相对变化量表示。应力和应变的单位03应力和应变的单位分别是帕斯卡(Pa)和米每秒平方(m/s^2)。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塑性强度韧性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不可逆的变形,但仍能承受外力的性质。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材料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能够吸收能量并保持完整性的性质。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应力状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各点的应力大小、方向和作用面都可能不同,这种状态称为应力状态。应变状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各点的应变大小、方向和作用面也可能不同,这种状态称为应变状态。应力状态分析02二向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在受力物体中取一个单元体,若三个主应力都不为零,这样的应力状态叫作三向应力状态。空间应力状态在受力物体中取一个单元体,若三个主应力不全为零,但没有剪应力,这样的应力状态叫作二向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定义若三个主应力都不为零,这样的应力状态叫作三向应力状态。特点在三向应力状态下,材料可能发生破坏。破坏时,最大剪应力发生在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垂直的平面上,该平面与中间主应力的作用面成45°角。应力张量及应力分量应力张量在力学中,应力张量是一个二阶张量,它描述了物体内部各点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分布情况。应力分量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可以将三个主应力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量,分别称为σ1、σ2、σ3,它们代表了三个方向上的正应力。强度理论03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总结词最大拉应力理论主要考虑的是拉伸应力,认为材料断裂是由最大拉应力造成的。详细描述该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等,这些材料通常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容易断裂。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总结词详细描述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考虑的是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最大伸长线应变处会该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如金属和塑料等,这些材料通常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VS产生裂纹。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总结词最大切应力理论认为材料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会在最大切应力处产生裂纹。详细描述该理论适用于承受剪切应力的材料,如橡胶、土壤等,这些材料通常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纹。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总结词详细描述形状改变比能理论主要考虑的是材料在承受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特别是塑性材料的变形。该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如金属和塑料等,这些材料通常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典型材料的强度分析04脆性材料的强度分析脆性材料受力后,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其强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脆性断裂性能。01常见的脆性材料有陶瓷、玻璃、金属间化合物等,这些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特点,但韧性较差。02脆性材料的强度分析主要采用弹性力学方法和断裂力学方法,通过研究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断裂韧性等参数来评估材料的强度。03塑性材料的强度分析塑性材料受力后,断裂前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其强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常见的塑性材料有低碳钢、铝合金、铜合金等,这些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但强度相对较低。塑性材料的强度分析主要采用塑性力学方法,通过研究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参数来评估材料的强度。复合材料的强度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复合材料的强度取决于其组成材料的强度和复合方式。复合材料的强度分析需要考虑其组成材料的性能、复合方式、纤维方向等因素,通常采用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评估。强度理论的工程应用05机械零件的强度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等,对零件的强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试验获得。零...